太阳活动逐渐活跃,怎样观测其表面的小黑痣?
发布时间:2021-11-02 09:56:40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小斑点,之所以叫黑子,是由于强磁场抑制了太阳内部能量向外传递,导致局部区域温度较低,亮度比周围区域低很多,因此看上去像是暗淡的黑点。黑子的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低1000到2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小斑点,之所以叫“黑子”,是由于强磁场抑制了太阳内部能量向外传递,导致局部区域温度较低,亮度比周围区域低很多,因此看上去像是暗淡的黑点。“黑子的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低1000到2000摄氏度,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衬托下会显得较黑。”
王科超说,一个典型的黑子一般是由中心颜色最黑的本影部分和其周围呈条纹状的半影部分组成。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形成活动区,是磁场聚集的地方。一个发展成熟的典型黑子群由东、西两部分组成,由于太阳自转,西边的部分总是在前面,称为前导部分;与其对应,东边的就称为后随部分。前导和后随黑子的磁场极性相反,这样的黑子群也被称为双极黑子群。
在太阳活动的峰年,日面上经常形成许多黑子群。每个黑子群中的黑子数量从一两个至几十个不等,每个黑子的直径大小有几百至几万千米。“黑子群的演化过程通常由简单变复杂,再变简单。起初它是个小黑点,逐渐发展成由两个极性相反的大黑子构成的双极黑子群,两个大黑子间又有很多小黑子,大黑子在逐渐增大的同时,距离越来越大,然后逐渐分裂,最后消失。”王科超说。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