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究竟为何物?轻度社恐能够自愈吗?
发布时间:2021-11-02 13:46:38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社交恐惧又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现代人因为压力变大,很多人都会面对一些社交焦虑障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李一花说,社交恐惧一词很流行,很多年轻人也是抱着玩梗自嘲的心态谈论社恐,社交恐惧并没有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样被公众
“社交恐惧又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现代人因为压力变大,很多人都会面对一些社交焦虑障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李一花说,“社交恐惧”一词很流行,很多年轻人也是抱着玩梗自嘲的心态谈论“社恐”,社交恐惧并没有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样被公众重视,“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病理上关注社交恐惧患者。”
“社恐”究竟为何物
如果被一只老虎咬了,你会选择求救吗?
“我不会。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来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这个最近在网上火起来的段子出自一名脱口秀演员,寥寥数语,虽然夸张,但精准戳到了很多“社恐”人的痛点:不敢社交,一面对人群就紧张焦虑。
“社交恐惧是指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通常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李一花解释说,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受到不适,害怕陷入尴尬境地以及被人评判,除了心理上的紧张不安,还会伴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
研究显示,社交恐惧症通常始于童年或青春期,大多数人在20多岁之前就已经发病,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在成年后患上这种疾病。有些人可以确定他们社交焦虑开始的时间,并将其与特定事件联系起来(例如进入新的班级或因某次成绩不好被耻笑),也有人无法确定起源。
而现在,社交恐惧从医学概念演变为网络上大家互相调侃的梗。“‘社恐’一词其实是被泛化了”,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看来,很多年轻人现在是和聊得来的人疯狂聊,聊不来就贴上一个“社恐”标签避而远之。
“社恐”被泛化,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病理性社交恐惧症人群也在增多?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牟晓东说,与其说社交恐惧人群有增多趋势,不如说更多人了解到自己可能有社交恐惧倾向。“在过去物质生活尚不丰盈的年代,人们很难关注自己是否有心理障碍,而现在人们对心理学科、对自己的认识都在加深。”牟晓东分析道。
“现在的年轻一代独生子女占多数,高高矗立的楼房打破了过去邻里无间的状态,从年幼时起他们的社交频率就比上一代低很多;而且这一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逢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兴起,社交媒体软件普及,年轻人越来越呈现‘线上狂欢、线下沉默’的状态。”牟晓东说,现在的年轻人更习惯躲在手机屏后,不习惯把自己暴露在人前,这都可能造成社交恐惧症多发于当代年轻人中。“广义上的社交恐惧症确实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了,有些人的‘社恐’达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他说,现代社会虽不至于“人人皆社恐”,但“社恐”现象确实值得更多关注。
“我们不能将‘社恐’简单归因于内向或害羞,内向的人只是喜欢自己安静地工作,并不会害怕人,这要加以区分。”李一花提醒道。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