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摄影大师的思路和作品教程讲解
先看一下这幅图,你看到这幅图时,会不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觉造物主的神奇?但当你把照片放大的时候,会发现这完全是人工的产物,因为在沙土上分布着许多挖泥船,这是一些人工岛屿。 图片来源于知乎叶明 古斯基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又说回《Rhine II》。这看起来是一幅纯自然的风景,但是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实际上作者把后面的工厂都给抹掉了,他试图营造出一种纯自然的风景,但是因为图片P成了这样,现实就真的变成这样了吗? 实际上你走到这里,依旧会发现这条河的对面有大量的工厂,黑烟,也就是说,这幅图是一种虚构的美丽。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工的痕迹遍布全球,以莱茵河为例,莱茵河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的改直,补弯,限流等,如此一来,似乎莱茵河变得更“好”了,因为它能更好的为人们所用,但是这样就真的更“好”了吗?或者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虚构的美丽呢?这就是仁者见仁了。 六、独立个人与时代洪流 这点在古斯基的作品里面体会得十分明显,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每个人的自我都被无限的放大了,你看看微博,看看空间,看看朋友圈,每个人的小情绪都通过这些社交网络展现出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但是,一旦发生了灾难,比如地震,比如恐怖事件,你又会在瞬间觉得那些所谓的小情绪,所谓的自我,所谓的内心都是那么的脆弱与不堪一击,当你看到那些逝去的人们,想到他们生前也曾如你一样,觉得自我的存在感十分强烈,可在此刻,在时代洪流面前,独立个人是多么的渺小与无助。 图片来源于知乎叶明 正如古斯基所言: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是孤零零的。这不是一种选择。我们就是这样。这是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 图片来源于知乎叶明 他这样的作品太多,我略选一二(这种照片如果你去看真图或者找到原图放大了看,给你的感觉和你这样看完全不同)。 七、无中心主义 纽摄告诉我们,一张照片一定要有一个主题。可古斯基的作品似乎不是这样,他的作品没有明显的视觉落脚点,没有一眼就能看见的主题,倾向于无中心主义,但是真的没有中心吗?似乎他照片的中心在每个人心中又有不同的答案。 图片来源于知乎叶明 结语: 如我开始所言,艺术品的价格与其价值并不必然相配,但古斯基的确有不少闪光的摄影手法和摄影思想,他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也有较高的内部统一性。以上纯属一家之言。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