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爱腾”如何克服成长烦恼?
爱奇艺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龚宇在Q3财报中这样描述内容与会员的关系:“优质内容持续推出驱动了会员数量和会员服务营收的强劲增长。”而杨伟东也曾在采访中引用NetflixCEO的话:“最终你的内容如果做得好,用户是愿意牺牲睡眠时间的。 数据来源:Vlinkage 正因如此,一线视频网站还在持续向头部内容“猛攻”,剧集、综艺等核心内容版块竞争处于胶着状态,同类题材扎堆出现的情况在今年尤为明显。剧集方面,爱奇艺的《延禧攻略》与腾讯的《如懿传》“撞题”;综艺上,爱奇艺有《热血街舞团》《机器人争霸》,优酷就有《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 这样虽然跟上了用户当下的喜好,却也让同一内容的核心圈层用户被分流,很难对某一平台保持忠诚度。 孙忠怀近日在“2019腾讯V视界大会”的发言,申明了品牌化的重要性。“希望我们的用户通过一个又一个好作品,最后喜欢我们腾讯这个品牌,把对于作品的喜爱,转化为对我们平台的喜爱、使用、以及忠诚。”即从作品粘性过渡到平台粘性。去年,他也曾在媒体采访中透露,“是不是用户心目中的第一品牌,才是最关键的。” 新出路:占领新领域 为了加强用户与平台的粘性,从内容角度来讲,生产更多品类内容、打造圈层爆款、留住圈层用户,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尽管优爱腾都意识到圈层用户的重要,但仅依靠自身平台的力量,或许很难做到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能提供优质内容,也很难满足全部圈层用户。 加强与其他梯队流媒体合作、特别是已经在特定领域形成固定受众的平台,或许是开拓新会员和充实内容的一条“捷径”。 这些合作的确已经发生,如腾讯视频与B站;优酷与pp视频;爱奇艺与新英体育等,这或许会成为下一阶段的趋势。 今年,优酷以高昂的版权费拿下世界杯直播版权后,又联合pp体育打造了“优酷PP体育联运频道”;8月,爱奇艺也紧随其后,宣布与新英体育共同成立“北京新爱体育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新爱体育公司将统一运营合并后的爱奇艺体育平台。 一线流媒体平台纷纷入局体育,主要目的之一还是会员,这在五年前的腾讯体育身上便已验证。当时,腾讯体育以“5年5亿美元”签下NBA网络独家直播权开始,在签约后第一个赛季结束时,腾讯体育的全网用户数增长了2倍多。 动漫内容也是一块热土。 不久前,B站公开宣布与腾讯达成合作,在版权、投资、游戏联运等方面加强资源互换和拓展经营;爱奇艺则在上市后陆续投资了时代漫王、ASK 动画等动漫公司;优酷也曾与柏言映画、凯撒三家联合出品了3D动画《少年锦衣卫》。 对新内容品类的挖掘不止于此,从前作为小众内容的纪录片也在渐渐被视频网站关注。腾讯视频的《风味人间》首日播放量破亿,突破了小众圈层;爱奇艺也与BBC、Discovery、CNEX、Netflix等纪录片出品方建立合作关系;优酷则在与BBC等合作时,出品了《侣行》《季录》《了不起的匠人》等自制纪录片。 优爱腾为何纷纷抢占这些内容? 爱奇艺CMO王湘君在今年的“爱奇艺悦享会”上提到“爱奇艺式焦虑”,即担心品牌老化,害怕被年轻人抛弃。无论是动漫二次元、体育频道,还是小众纪录片,都对准了消费能力和审美水平有所升级的年轻一代。 那么,当某类型化内容成为爆款,吸引了部分圈层用户后,平台该如何持续留住他们?精准的用户画像,持续的圈层内容供给是核心。杨伟东在上述采访中表示:“男性比较稳定,包括看各种历史剧都比较稳定,所以要提供有品质的内容给他们;而女性用户还是比较挑剔的,需要给她强刺激。” 行业“拐点”的新猜测 除了纷纷与行业其他平台在内容上展开合作,在内容上生产更多圈层的爆款、留住用户,优爱腾也要摆脱“头部内容依赖症”,寻找更多的突破口。 用技术了解用户,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或许是优爱腾当下的共识。这在优爱腾第三季度的活动上,都不约而同地被各自平台高管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