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专业的摄影器材,也不是不能开始,很多Vlogger 都会使用手机拍摄。手机加上自拍杆,手不抖保持画面稳定,简单地转换场景,后期配音,就能制作出Vlog 。制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后,自然会找到「升级」器材的方向。 井越选择Vlog 作为喜剧载体的原因之一,是拍摄Vlog 不需要投资,不需要团队协作,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开始。相对于其他载体, Vlog 的门槛非常低。 
▲ 井越《制作vlog 的四个步骤!》调侃Vlog 制作. 图片来自:@jyhachi 开始拍Vlog 的门槛很低,要拍得好Vlog 的门槛却很高。 井越从来不参与Vlog 拍摄器材讨论,也不出Vlog 拍摄教程,因为他认为Vlog 的门槛在于创作者的审美和态度。不说Vlogger 各自生活内容的千差万别,只讨论创作态度,很多Vlogger 都不及格。 拍了三集就教大家拍Vlog,拍了五集就做Q&A (问题解答),这就是自恋。Vlogger 会越来越多,但好的Vlogger 不会越来越多,这个东西会像垃圾一样传播开来。 他认为身处一个过度分享型的社会,好的Vlogger 需要一系列的技巧来避免「自恋」,因为对着镜头叙述的Vlog 比任何视频模式都更让人显得自恋。 不少Vlogger 模仿Casey 拍摄转场、「假镜头」,但这些拍摄技巧不能与内容本身融合,就会显得非常突兀,暴露Vlogger 本身水平的不足。 如果你正经历「Vlog 从入门到放弃」的困惑,或许可以参考一下Vlogger 们对内容拍摄创作的想法,获得一些有趣的态度。 
▲ 图片来自:Fstoppers 谁规定叙述完整的才是Vlog?王晓光的Vlog 就经常被粉丝评价「猝不及防」结尾了。 刚开始的几个Vlog ,晓光确实认为叙述已经结束,无需特地加一个「标准」结尾。后来吐槽「猝不及防」的观众越来越多,晓光开始和大家玩这个梗,经常性地猝不及防…… 我认为我已经完成叙述,所以,猝不及防地,本文完。 题图来源:DigitalRev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