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发布时间:2020-09-27 12:36:09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来不会担忧人才过剩的问题,担忧的只是如何给所有人提供最大化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通过闲鱼的最新动态来看,眼下的“人才过剩”问题,是

“这很不B站”“反正我没有《后浪》说得那么好,这夸赞可承受不起”“我们都没有看这个视频,可能是因为学校没有要求统一看”……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后来,有媒体走访调研发现,转发何冰演讲视频的人,60后、70后居多,而真正的“后浪”90后、00后,却极少转发。

的确,《后浪》的第一视角并不是“后浪”,而是来自中老年人的俯视。

在这个视角中,中老年人强行赋予年轻人开挂的人生,并顺势将“后浪”们捆绑在消费主义的旗杆上。

而就在7年前《福布斯》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大众富裕阶层目前的主体人群为60后及70后,其中70后在总体数量中占比逾3成,成为中坚力量。

因此,《后浪》很努力描述后浪,只是内容很不后浪。

6月6日,快手与朝阳冬泳怪鸽合作了另一个同样受争议的演讲视频——《看见》。

最大的争议莫过于,《看见》是和《后浪》反着来的。

《后浪》开场是气象恢弘的登月场面,《看见》则是穿着破旧衣服在简陋的厂房跳舞的农民工。

《后浪》的喜悦是在国际电竞比赛夺冠,《看见》的喜悦是在乌苏里江收获大马哈鱼;

《后浪》的年轻人在埃菲尔铁塔下雀跃,在南太平洋小岛撒欢;《看见》里是借助假肢行走的孩子,开大卡车的婚纱女子。

……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后浪》太优越,《看见》又有些矫枉过正。

他们一个想用极少数、极奢华的精英UP主来代表整个年轻群体,另一个又想通过极其小众、过分草根的“边缘型”人物来代表整个年轻群体。

看了《后浪》觉得自己不如人,看了《看见》又觉得自己很优越。然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恰恰生活在二者没有顾及到的中间地带。

这个社会的确需要《看见》《后浪》,年轻人也的确需要快手、B站这样的能够表达自我的平台。

这两支视频,之所以受到争议,很大的原因是,他们都在基于平台自身自说自话,通过放大平台自身立场,模糊掉绝大多数年轻人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处在当下“人才过剩后遗症”时期,年轻人需要的不是突然被一小部分人所代表。真正需要的是把问题摆出来,然后,去探索有没有真正的触手可及的、属于这代人的“开挂”方案。

在科技圈有这样一句话,“越晚建成的生产线,往往就越先进。”因为,后建成的生产线,通常已经弥补了之前的缺陷。不得不说,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阿里巴巴旗下闲鱼APP联手推出的《开挂吧少年》,称得上这个时代“后建的生产线”。

新时代的“开挂”形式,虽然不如朱松纯院长、姚期智院士们当年来的那么猛烈,却是属于当代普通年轻人每一个人的机会。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年轻人更需要触手可及的机会

相对于此前热议的《看见》《后浪》,《开挂吧少年》更接地气、更加单刀直入,一开场就瞄准了“人才过剩后遗症”问题:

“年纪轻轻的你,好像拥有的不多。没有背景,没有毕业。”

“刚刚毕业,没有名校光环。”

“名校毕业,但没有工作经验。”

“有经验,但是没有通往大城市的钥匙。”

……

年轻人第一视角的《开挂吧少年》,不仅描绘了困惑中的年轻人的整体画像,涵盖了普通人看见和看不见的各种后浪。即使没有覆盖所有人,也基本取到最大公约数。

并且,这更像是对前两支视频所粉饰的问题所做出的解答。

作为在校大学生陈娅茹,不想被60后、70后定义。如她在《开挂吧少年》中所说:“不做常人眼中的00后,我只做自己眼中的优等生。”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因为爱好,她穿上精致的汉服,但她不只是把国风当成消费品穿在身上,也将自己爱好的产品开“挂”到闲鱼。

能够为自己带来收入的爱好,才更能长久。

不仅如此,像陈娅茹这样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就有了创业经验,未出校门,简历已经“开挂”。

不仅是在学校中,毕业之后,年轻人应该去做什么,别人说了也不算。

“不是朝九晚五才算正业,我用热血也能写好人生篇章。”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动漫创艺人张子成,靠动漫、手办,在闲鱼收获500多万点赞。玩物,主要是能当成事业的玩物,让他更励志。

并非所有年轻人的机会都在大城市,甚至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卯足了劲考研、考博。与其在大城市拼个“你死我活”,不如跳出这个圈子,换另外一种生活。

“逃离北上广不是贪图安逸,足够努力的人,无论在哪都能凭着一腔热忱,开挂向前。”

闲鱼的玉石带货主播马天敏,不仅这么说,也这么做了。回到边疆老家,她对于直播、电商的优势更加明显,发光发热的机会就更多。

即使身处边远小城,被群山阻隔,只要打破思维边界,勇于行动,人生就没有边界。

在周振锋身上,我们更能看到年轻人的“跨界”,或者说“新边界”。

他的职业就很跨界:轮胎雕塑家。

别人说接地气的人,不适合搞艺术,他偏不信。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他一手捡废品,一手将捡到的废品做成精美的雕塑。一堆堆废品,开“挂”到闲鱼,变成一件件手慢无的艺术品。

诸如此类,在闲鱼随便搜索“开挂少年”,就能找到一大批勇于尝试的年轻人。

他们出身千差万别,学历五花八门,这些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不断打破已经被人设好框架的路。

因为不给自己设限,他们的才能,以及做出来的东西,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陈娅茹、周振锋们看似只是在闲鱼简单一开“挂”,这些缺乏开店经验、开店资金的年轻人,却瞬间拥有了和淘宝皇冠卖家、门店老板同等的商业机会。

他们不仅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爱好,也把才华和爱好变成了可以长期经营的事业。

《看见》《后浪》,都是老一辈人或羡慕、或悲悯审视一小部分年轻人。《开挂吧少年》则是年轻人自己向多数人发出的宣言。

这其中,既有普通年轻人对“开挂”般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充满展示自身才华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这一“挂”能够让才华直接变现。

即使部分年轻人处在理想主义爆发年纪,谈钱,也并不可耻。

正如大文豪鲁迅所说:“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尤其是,当下处在“人才过剩后遗症”时期,数十万海归、成群的国际顶级专家都回国找工作了,能够帮普通年轻人提供更多赚钱机会的人,才是真正看见后浪,并真正懂后浪的人。

对于在校大学生闲鱼也提供了更多机会,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专业、爱好、各种脑洞、视频、图文等形式进行“开挂”自荐赛。

所有优胜者,不仅获得奖品,还能成为阿里实习生、到阿里总部游学、和阿里大咖面对面接触。在毕业前,就拥有含金量十足的简历。

而不论是朱松纯,还是陈娅茹,所有的开挂,都是自己主动做出的探索。

我在闲鱼开挂吧少年里 看到了4亿年轻人有多难有多拼

结语

闲鱼拥有2亿用户,也是现象级APP。在这三次视频活动,客观来说,闲鱼和其他平台不太相同。

其他平台更多的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只有极少数的头部网红才能获得收入,成就事业。

同样是社区,阿里出身的闲鱼却是个自带电商交易属性的社区,每个人不仅是能展示自我的UP主,也都是能挣钱的小老板。

这就天然打破了一道心理门槛:好的才能、好的产品,不只是用来展示,就应该拿来变现。

所有的打破,在商业形态上都是一次迭代。

当下,科技在不断拓宽大众的视野,不断打破生活的边界,机会和挑战同时递增,商业形态也必须能够迎合时代的需求,才能长久发展。

通过《开挂吧少年》,闲鱼已经对外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闲鱼不只是闲置平台,更是一个聚焦人本身价值的平台。

闲鱼植根于阿里的电商土壤,成立以来不断向直播、社交等领域拓展边界,如今,甚至连商品都变成基础建设,只要用户有才能和爱好,甚至只是脑洞,都能重新发明商品,直接变现。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来不会担忧人才过剩的问题,担忧的只是如何给所有人提供最大化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通过闲鱼的最新动态来看,眼下的“人才过剩”问题,是个暂时的“假性”问题。只要每个人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这些过剩的才能,就能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