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剧变2020:大数据下的民意狂欢

发布时间:2020-12-17 12:56:27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互联网
导读:疫情期间,哪怕是餐饮界老将西贝,也向外界呼告现金流只够发3个月工资,而这只是众多不确定中的冰山一角。泡沫与谣言横飞,猜疑与恐惧交织,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在无人出租车领域,百度曾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计划3年内拓展至30座城市,部署自动驾驶汽车3000台。在2020年,不少民众在出行上都面临着较大问题,对无人出租车的搜索或许也是民众对该技术能否成行落地的一种期待。

当然,今年被喊得最响的量子计算也榜上有名。尽管当前该技术还未达到大规模落地实践阶段,但一旦当量子计算机实用化,将会解决密码分析、石油勘测等领域难题。

本次百度年度知识热词中,可以发现民众作为社会参与者,不再是科技的旁观者,同样也可以通过相关词汇的搜索,表达对某一领域的关注,进而影响舆论并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在民众搜索这些科技热词背后,也代表着他们在知识层面的追求在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升级。

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从单纯的流行语表达走向某种价值意义的传递,背后也展现了亿级民众对于知识、信息以及精神需求更加强烈的内生性诉求。

民意之外 重估搜索

民众对科技人情味的追求从未停止。

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的出现,让信息检索变得更便捷。10年前,PC端互联网搜索逐步兴起,"有事问百度"成为很多互联网用户的口头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百度、搜狗之外,用户也能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产品上进行信息搜索。互联网舆情阵地的每一次变迁,都与互联网巨头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也可发现,在互联网公司前进的脚步中,也曾因过度追逐流量、寻求短期爆发而屡遭诟病,科技向善的口号频遭质疑,科技背后的温度、算法与人性等话题也频频被讨论。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院长、教授萧国亮认为:科学主义的互联网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人文主义的导向性,高效率不等于高效益;如果没有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科学主义的单独发展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对于巨头来说,通过积累用户的搜索数据如何挖掘背后价值这同样考验一家企业的价值观,搜索背后的大数据如何负担起社会责任属性,有效引导用户真实了解事件发展过程,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同样重要。

剧变2020:大数据下的民意狂欢

大众舆情与决策关系图(图:网络)

从疫情期间来看,无论是基础通信支持还是在线问诊平台以及搜素大数据的提供,互联网和巨头们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通信顺畅,自疫情爆发以来,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信行业,正在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通信信息服务畅通。

在线上直播领域,百度推行"战疫直播间"进行抗击疫情的科普直播,开启"云战疫"的征程。在云复工上,华为云率先在1月26日就宣布,疫情期间,对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免费WeLink企业协同服务。

曾经被我们认为"落伍"的搜索数据,作为用户自发提供的主动型数据,在复盘2020年经济现象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大数据来看,每天平均有超过10亿人次使用百度搜索了解疫情。在线问诊服务上,百度健康"问医生"单日咨询量超过85万。

可以说,无论是坚持"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或是为亿级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互联网巨头们正在深刻意识到科技不应只停留在冰冷的算法和屏幕的代码上,毕竟,谁能真正了解市场痛点和用户刚需,谁就能真正参与到社会整个机制的运转中。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