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内容社区的陌陌,会不会是另一个豆瓣?
如下图所示,在内容产出和社交活动两个维度上,陌陌、微信与其他内容社交媒体又属于两个极端,陌陌的直播和微信的公众号/朋友圈,将两个产品从最社交的产品往内容产出端稍稍拉近。 陌陌寻找的是在内容与社交、陌生与熟人之间达到平衡的产品形态 如果从陌陌出发,向着内容产出和熟人社交最典型的两个产品出发,中间折中的向量指向与陌陌距离最接近的就是豆瓣。 日常的情节是,在贴吧或者豆瓣相谈甚欢,一番深聊后相见恨晚,线下约会后,愉快的加了微信。为什么是豆瓣而不是斗鱼,因为豆瓣和贴吧的KOL特性相对较弱,用户是以更加平等的关系在生产内容。 为什么陌陌可以成为荷尔蒙释放场所,但是不能成为内容生产和接收的平台,这种基于兴趣爱好而生根发芽的社交,在知乎、豆瓣、贴吧、微博乃至更聚焦于熟人社交的微信和QQ都可能,因为以上平台在内容生产和关系绑定上相比陌陌都有优势。 但是以上平台的唯一缺陷是LBS不是他们的核心卖点。 这给陌陌留下了操作空间。 四、陌陌做内容存留,可以向豆瓣稍稍靠拢 毫无疑问,陌陌已经成为一家稳定的企业,以陌生人社交作为入口,然后让用户通过直播留在平台,这个逻辑说的通,但是略显单薄。毕竟中国是一个低陌生人信任度的社会。 不过从陌生人到半熟人,从内容产出到纯粹的社交活动,这之间的界限并非不可跨越,要知道,豆瓣的同城功能和群组功能在早年的文艺青年圈子中也有“约×神器”的诨名。 陌陌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在功能上更偏重于陌生人社交的豆瓣。 前提是需要陌陌在线下活动、优质用户培育和内容生产社区部分继续做动作。 陌陌在平台内容和用户培育上给予支持,让用户的核心动因从“约一下”转移到更长停留的内容生产和接收。 陌陌在线下活动给予支持,则是培育线下交流的陌生人信任感,让平台为线下的社交活动背书。 有了成功案例,基于内容存留陌人生社交才能真正自圆其说。 而这或许是陌陌未来的继续弱化平台工具性的转型之道。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