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已死,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化怎么办?
师董会企业互联网化项目负责人,知名咨询策划人:王金阳 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 海尔张瑞敏有一句名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意思是说所有企业的成功都是时代造就的。这个很好解释,决定企业命运的五个关键要素:客户需求、购买渠道、品牌影响力、企业竞争力、企业家精神;这五个要素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客户需求是不断在变化的,比如当大部分人有了房子与车子以后,接下来的消费应该就是教育、医疗、养老、理财、旅游购物等,当然也包括更好的房子与车子。比如最近万科就干了一件大事,员工持有的企业股捐了近五十亿与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就这一件事,你就不得不佩服七十岁的王石还是一流的战略家,一下子与中国所有的地产企业甩开了距离。这件事情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客户需求的变化。未来的客户需要更好的房子,万科主业是做房地产的,当然期望在房地产业继续领跑,但客户现在需要的是更好的房子,所以万科此举可谓是一石三鸟:1、把握住未来地产最大的机遇,健康康养地产(国家规划的健康产业到2030年产值要达16万亿,这其中可能一半以上是健康康养地产需求)。2、与清华合作获得足够多的科研与人才资源,为健康地产提供有力支撑。3、此笔捐款获得的品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与后续资源、人才价值远远超过50亿,不仅为万科未来的生存撕开了一个口子,也为未来万科的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底子。所以,从这个意义,企业家会花钱、花对钱就变得更重要,当然也印证了企业家要投资在客户新需求上的真理。 购买渠道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我们最早从集市购买东西,后来到商店购买东西,后来到百货商场购买东西,后来到大型超市与综合体购买东西,再后来开始在网上购买东西,在网上购买全球的东西,后来发展到在朋友圈购买东西还顺带创业,到现在发展到看短视频或直播购买东西。渠道的变化是最快的,在企业界一直有一句话叫:“得渠道者得天下”,所有快速发展的企业无非是把握了渠道这个入口,把握住了渠道变化这个节奏,而没有把握住渠道变化的企业开始衰落甚至消失。你看现在赶集与小商店这种渠道业态不就仅在偏远落后地区才有的商业形式了吗;而短视频与直播随着5G的兴起不正在造就无数年轻新贵吗?李佳琦、薇娅、辛巴、罗永浩不就是正在风口上飞吗? 品牌影响力也是不断变化的,品牌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最早的企业品牌定位是看谁敢吹牛,谁敢打广告;第二拨企业品牌定位开始强调一些实效的卖点;第三拨企业品牌定位开始强调独特的卖点,并要求保持连续性;第四拨企业品牌定位开始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定位,并且要求企业管理体系与之匹配;今天的企业品牌定位是企业战略定位,商业模式,资本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的混合体,已经是从哲学层面来思考企业品牌定位,因此,企业的品牌如果不随着企业的品牌定位与实践来变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就一定会慢慢消失。 企业的竞争力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早期的企业有产品就有竞争力;第二拨企业需要你有好的营销才有竞争力;第三拨企业需要你的产品质优价廉才有竞争力,第四拨企业需要你有品牌与渠道优势才有竞争力;第五拨企业需要你有研发与商业模式才有竞争力,第六拨企业需要你有管理与资本模式才有竞争力,第七拨企业需要你有平台与互联网化才有竞争力,今天的企业,要求你要基于互联网化来打造全新竞争力,这背后就是新研发,新产品,新营销,新运营,新管理,新模式,新资本,新平台,新生态,一切都需要重构才能打造新的企业竞争力。 企业家精神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早期的企业家,会赚钱就是企业家;第二拨企业家,会赚钱加上纳税多;第三拨企业家,要加上养活了多少人、创造了多少就业;第四拨企业家,要求企业有研发与市场优势,要求企业环保无污染,更要求企业合法合规;第五拨企业家,要求企业家有哲学思想,有系统思维,有家国情环;第六拨企业家,要求有全球视野,有全球系统,有全球能力;第七拨企业家要求预测趋势,创造趋势,承担全球责任。由此来看,过去的所谓的老板今天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所以,从上面决定企业生死的五个要素来看,很多企业确实是不行了,已经死亡或正在死亡的路上;所以总书记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两只鸟论”;他曾说: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项内容,打个通俗的比喻,就是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 我们要问:究竟哪些传统企业死了或是快死了呢?主要是以下几类:1、老板不学习不进步,跟不上时代需求变化的;包括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今天的实际情况是,过去越成功,今天可能麻烦越大,如果这种成功不是基于能力获得,而是基于关系与资源获得。2、乱学习乱进步,不以企业互联网化学习为基础的。今天的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金流都是从网上获得,未来更是百分之九十九;因此,只要企业不基于企业互联网化来学习,现金流就一定会断,企业就会接下去死掉。3、对技术的变化不敏感的,今天的企业家,可以不懂技术,但一定要懂得技术的变化,因为技术正在连接一切,不懂得技术的变化就会被边缘化。4、对政府政策变化理解不深的,对国家现代化治理理解不深的,还停留在对政府过去政策的理解上。5、单打独斗没有合作意识的,今天是个合作的时代,是个合伙人时代,没有合作意识的企业很快就会消失。 那么,传统企业死在哪里呢?1、死在老板的认知上。什么是认知,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格局与境界一样,因此,老板必须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个学习不仅是向外学,还要向内学。向外学知识,向内学觉悟。为什么今天这么多人学习王阳明,背后其实就是学习觉悟。一个心净心静的人,必定是一个有觉悟的人,而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必定不是一个有觉悟的人。2、死在准备不足,危机意识不够的基础上,一个企业与企业家越有中长期的布局,即使短期有困难,也一定会度过;而一个企业与企业家总是在做“短平快”,可能一时得利,但一定不可持续。3、死在不会擅用人才,特别擅用咨询顾问的基础上,中国的企业家,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但其实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西方一个一流的企业家一定有三个好顾问:健康顾问、法律顾问、咨询顾问;东方一个一流的企业家一定有五个好顾问:健康顾问、法律顾问、政策顾问、咨询顾问、资本顾问。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