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后疫情时代:三种企业可以活得好

发布时间:2020-04-15 20:32:27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有机构预言,2020年全球企业破产率将上升25%,在全球化的今天,几乎无人能置身事外、幸免于难。这些天,承压消息一波接一波,软银巨亏、海信裁员、联想回归基本

自我造血能力强,这是笔者反复提过的一个话题。如果你在2019年还没有对这点有充分的认识,八成你已经倒下。时至今日,在外部供血环境几乎“冰冻”的现实下,现金流储备、自我造血已经不能算为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生存的底线。我很佩服那些至今还敢动辄补贴十亿、百亿的企业,尤其是还称不上巨头的那些玩家,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有钱,我是真得佩服这些人忽悠的勇气。

当然,我们看到自2月初开始,大量公司尤其是平台玩家祭出了开放银行贷款支持的大招,将生存期望寄予在银行贷款身上,很能理解这种做法,但就笔者了解而言,太难了。即使是在平时,众多中小微企业都会面临贷款难,更何况是人人勒紧裤腰带的非常规时期,大部分企业的贷款请求基本都会被资质、合规、风控等各种理由卡下来,市面上我们看到的很多贷款消息,几乎清一色都是巨头大企业,这些企业,说白了,没有这些贷款,依然可以活着。

中小微企业怎么办?先从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开始吧,要么开源,要么节流。开源很难(我去生产口罩行不行?后面论述),挖掘存量用户价值可能是个好的落脚点,而节流的当务之急,则要从内部着手,优化和提高管理效率、组织效率(当然不是鼓励裁员),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消减不必要或短期效果不明显的开支,多给自己储备一些过冬的粮食。

其次,提升内生性创新能力。在中国,谈创新太难了,但创新又是如此重要。我们观察到疫情期间的一个现象,直播几乎成了各行各业的标配,甚至很多平时神龙不见尾的创始人们也开始抛头露面直播卖货,精神非常可贵。不过,直播这种工具,大家病急乱投医拿来用无可厚非,但要想在后疫情时代活得好,我们在“拿来主义”之外,更需要的反倒是内生性创新驱动。

笔者认为,要提高内生性创新能力,一靠人才,二靠管理。这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或者说现象,有人在大裁员,有人在疯狂吸纳人才,我们到底应该站哪边?反向思维是,受疫情冲击,人员流动性在下降,但人才流动性在提升,很多优秀甚至卓越人才在疫情期间被流动出来,对于有发展野心的企业而言,这是用较低成本争夺卓越人才最佳的时期。

当然,对于当前很多企业而言,往前一步去争夺这些人才,并不是一个容易下定决心的事情。如果有心无力,只能说太遗憾了,很多时候,发展格局的分野,就在这样的临界点上。

最后,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最有希望赢取未来。笔者一直认为,要困难,大家都困难,事实上大家还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商业世界本来就是波动前进的,其实从来就没有过最好或最差的时候,最好的时候依然有大量玩家出局,最差的时候依然有大量玩家突出重围。

关键还是要看,你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和坚持。坚持长期主义,说白了,就是你的战略定力,在所选择的赛道上,如果在常规时期已经试错出了一条有前景的模式、打法、路径,非常规时候,能否有战略定力继续前进,很可能是一个企业能不能成就卓越的关键。在线教育赛道在这方面对比最明显,一对一这一主流模式很快被大家抛弃,在线大班课反倒成了香饽饽大家一拥而上,一对多小班课这种比较有效、商业上又可持续的模式,目前好像就只剩下iTutorGroup等寥寥几个玩家还在坚持。

这还算好的,起码还是在主营业务之下,大家路径不同各自做出了选择。更有意思的是,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做起了主营业务之外的口罩生意。如前文所说,中小微企业为了生存,可不可以这么做?如果你嗅觉敏锐、行动迅速,也无可厚非。但是,我很不理解的是,居然有不少不相干的上市公司甚至知名大企业也这么干,董事会能通过这种决议也算厉害。

再比如,某互金公司搞了个万里目平台宣称要卖奢侈品,这种都是缺乏战略定力的典型例子,这样的公司我甚至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战略。

你看,很多时候,所谓的行业格局,早在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