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K3之后,何去何从?
大主播“乱战”背后,暴露出快手的“家族式”主播问题。据今日网红统计,快手目前活跃的有辛巴818、散打家族、驴家班等六大家族,粉丝累计活跃度超过5亿。而2019年,仅辛巴品牌“辛有志”直播带货总GMV就达到133亿元。 要知道,快手直播带货2019年的预计GMV约400-500亿。 顶流主播的带货能力毋庸置疑,但关键矛盾在于快手大主播的“家族”力量不可小觑。过去,快手直播家族的品控更多靠自律,主播声称“一切为粉丝着想”,有的大主播还会在直播间迎合粉丝,批评品牌。 更有甚者,类似辛巴这样的顶流,还在微博喊话快手官方,希望快手“把眼睛擦亮一点”,自己在大部分类目上可以调动全国资源,请快手“运用好自己的本身和资源”。 没有“辛巴们”,快手直播难现今日辉煌,但如今事情正在起变化。 从精细化运营的角度考虑,单就直播生态这一个问题,快手正进一步强化官方运营力量,包括签约直播公会、MCN等共同治理。截止去年上半年,快手上的MCN已超过800家。 转变原因不难理解,随着快手新增用户的涌入,面对持有不同需求的观看者,“主播家族”生态不可能一直吃香,这对寻求长治久安的快手而言,是需要破局的 大主播持续投入资源对快手发展有不小的增益,但类似辛巴与散打哥这样的喊话,同样是对平台资源的一种消耗。因此,快手的官方力量介入,改变过往放任式、以主播自治为核心的机制,促进官方机构与原生态主播的力量平衡。 这正是快手精细化发展要做出的突破之一。 当然,主播生态只是一个切面,快手的精细化发展将涉及各个环节。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未来快手的战略会思考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今年不会再有数据目标为导向的战役。 在过去的战略思考上再往前推进一步,在量化数据指标下,真正转向对发展核心问题的思考,快手要做出这样的调整实属不易,尤其是快抖仍展开激烈竞争之际。 转折点已经开启,快手正在迅速行动,其在今年4月上线面向B端的广告创意服务平台,在原有快接单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面向广告主的服务能力。 不过,快手精细化运作时的发展中问题还会一个接一个出现,比如产品端的“上下滑”,这一改动是否会影响老用户;首页的“同城”界面如何调动起本地用户的活跃度;密集布局的社区产品,如何与快手主App产生联动。 精细化运作长路漫漫,快手不过刚刚起步。 精细化运作的简单命题背后,更涉及快手组织能力、战略思考能力的升维,如何在新旧秩序之间把握平衡。于快手而言,当疾驰飞过百米冲刺的终点线,无数宏大与细微的命题还在迎接着快手。 内部挑战不断,外部竞争仍未偃旗息鼓。 竞逐白热化 新年伊始,快抖之间就竞逐激烈。 前脚,快手与春晚达成独家合作;后脚,字节跳动拿下《囧妈》免费独播权,在大年初一上线抖音、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等App。 春节过后,新冠疫情爆发,快抖竞争日渐白热化,双方同时布局云蹦迪、云课堂等新板块。进入5月,格力董明珠先是在抖音带货“翻车”,成交额仅22万,随后在快手3小时带货3.1亿。 如今,短视频进入双雄时代,快抖双方的攻坚愈演愈烈。从去年开始,抖音持续发力垂类内容,包括知识科普、非遗文化等,并且将业务半径进一步延伸到直播、下沉市场等,并且与快手如出一辙地推出极速版。 很显然,快手抖音都在互相进入。 地歌网在《快抖互诉公堂,短视频的“铁王座”之争》一文中也分析过:一方面短视频内容及商业模式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市场增量空间被压缩。最终快抖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越打越相似”。 因此,快抖逐步走向同质化是必然过程,但随着竞争的持续深入,双方的优势基因不会变,二者之间的较量也会倒向“基因战争”的结局。 那么快手的基因何在? 首先,下沉市场依然是快手的“根”,尤其是建立在公平普惠的内容分发原则之上,让每个人都能被看见,这自认会受到下沉市场用户的欢迎。 其次,结合公平普惠与“直播+短视频”的内容组合,快手打造的“老铁社区”氛围远胜抖音。有数据显示,快手的互动率(评论+私信数/总播放量)超过5%,抖音则不足2%。 有老铁社区做保障,快手的创作者通过持续生产短视频建立品牌和粉丝效应,通过直播强化互动反馈,与用户间的信任度持续提高,平台才得以将直播带货越做越大。 “下沉+老铁经济”,这亦是快手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在优势基因之上,抖音深入下沉市场的道路并不会太容易,包括在直播带货领域,快手的优势较抖音更为明显。最新数据显示,快手电商日活已突破1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就落后于人,快手在一二线城市的开拓同样困难,而更关键地是,快手要面对的不仅是抖音,而是抖音背后庞大的字节系。 如今,字节跳动已经不止短视频和新闻资讯,游戏、电商、教育和社交,这都是字节想要不断跳动的领地。同时,各个领域之间相辅相成,用户刷抖音时也可购物,字节跳动也可拱卫自身生态能力。 这对快手将造成加大挑战。 目前,快手在主App,也在布局社区社交、工具类等各种新产品,但相比于“平地起高楼”式地建构产品矩阵,对外的合纵连横似乎更为有效。 比如与京东合作,在流量端补齐高消费人群,在供应链端强化3C家电等品类;还包括腾讯,快手也被曝在去年获得腾讯投资,快手短视频也可分享至微信“看一看”中。 结盟是好事,但联盟是否牢靠?例如腾讯,其必然会咬定短视频这块蛋糕,并且还布局了微信视频号。况且,快手多方出击,在游戏直播、音乐内容和教育新业务上都会与更多对手狭路相逢。 对外合纵连横是壮大力量的关键一步,但合作方各有所想,快手在壮大发展过程中也会与不少平台相遇,合作范围与尺度的把握同样关键。 结盟道路并不简单。 综合来看,越过3亿日活的山丘后,快手正持续走向精细化发展,密集行动以补强短板,尤其是全面地向纵深领域发展,并在外部广泛结盟,以加码抖音的对抗力量。 如果说过去一年,快手在不断划宽业务半径;而在今年及以后,快手会坚持内外兼修,将精细化的运作方式,覆盖到企业业务的末梢,这自然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快手而言,K3之后,硬仗仍然会接连不断。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