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测视频号,微博来迟了吗?
其实互联网本就是一门流量的生意,优质的内容会吸引巨大的流量,带来用户黏性。对于做内容的平台来说,优质的内容创作者本身就自带一部分流量,掌握了创作者就相当于拥有了流量的分配权,因而平台之间的流量争夺越来越表现在背后创作者的争夺。 各大平台对头部内容创作者的争夺越发激烈。比如最近在B站拥有310万粉丝的知名财经知识类UP主“巫师财经”违约出走,签约西瓜视频,消息一出,便惊起千波浪,其背后就是一场围绕头部创作者的争夺战。 为了抢夺内容创作者,各家都在不断推出优惠计划,西瓜视频联合11家机构发起“活字计划”,宣布将投入1亿元现金和1亿元流量,帮助图文创作者转型为视频创作者;知乎推出B乎,并发布创作者招募计划;小红书上线创作者中心,计划用10亿专项流量吸引优质内容创作者等。 而此次的视频号,微博也针对优质视频作者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计划。创作者只要一开通就享有产品服务:专属催更区、专属主页、专属勋章、视频数据中心、视频管理、视频学院等产品权益。进阶权益上还包括:引力计划(视频广告分成)、自制视频保护、涨粉包等权益。而高阶权益则有:热门流曝光、社区push、微博开机等权益。 但是,短视频领域早已经形成了“双巨头+多强”的竞争格局。微视、西瓜、火山等在不遗余力的砸钱抢夺市场,相比于实力雄厚的字节跳动,势单力薄的微博此时想在短视频市场拿走一部分市场份额并非易事。 而且,由于向娱乐垂直领域倾斜太厉害,微博已失去的媒体本身应该有的权威性,微博买卖热搜,却少社会新闻,撤掉国家大事,早就引发了很多用户不满,可以说,微博内在的舆论生态早已被破坏。 此外,微博毕竟是一个包含图文、短视频的全媒体社交平台,爱刷短视频的人不会点开一款大而杂的软件。相比于专业的短视频APP来说,微博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对比各垂直行业,短视频在用户规模、用户总使用时长等方面也增幅明显,头部互联网企业也将短视频业务视为未来船票。 如今,微博在宣称视频号的同时,也上线了 “星球视频”App的内测。微博目前正在构建一个庞大的视频产品矩阵,从而进军短视频市场,尽管目前还不知道微博能够分到多大的蛋糕,但是作为补齐生态短板的重要一环,微博必须挺进视频号。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