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这支片子背后,藏着我们每一个人
就在这几天,2020高考成绩已经陆陆续续公布了,摆在考生面前的又一道难题出现了——志愿填报。 志愿怎么选? 这一话题不但被考生们时刻关注,也成为了互联网各类搜索引擎、工具类产品的增长抓手。就在今年,知乎和百度就因为这件事撞车了。 7月9日知乎在微博发布了高考态度短片抢先版主KV,主KV名为:答案 7月14日百度在微博也发布了高考品牌视频主KV,主KV上赫然两字也是:答案 把两张海报摆在一起,你甚至会怀疑这两张海报是出自同一个设计师之手。类似的暗色调,同样的反白,连字体都是用的类似的。 但我今天想重点说说知乎的这支片子。 《答案》 答了无数道题, 从这一次开始, 选择,不再有标准答案 选择「说出来」 选择「不被代表」 选择「不同其实没什么不同」 选择「不相信成功拥有唯一标准」 选择「站出来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对抗」 选择「去搏那万分之一的可能」 好在此刻你经历的也有人经历过 去借前人的火把探路 也可以自成一道不同的光束 人生海海,本就各有解答 风不会只吹往同一个方向 如果缺少一点运气,那就加上一些勇气 去选择,去行动,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成为一种,两种,甚至所有可能 即便我们终其一生都没能成为巨浪 也能各自奔涌,自成流向 人生海海,各有解答 当你选择,就是答案 知乎态度短片《答案》完整文案 这次知乎发布的高考态度品牌片叫:答案The Answer——人生海海,各有解答,当你选择,就是答案。献给即将填报志愿和面临选择的你。 从“献给即将填报志愿和面临选择的你”这句话针对的人群来看就能知道知乎这一次的用心良苦。 在视频开头是一个小男孩在小学教室里,揉着鼻子做着一张小学的卷子,眨眼他完成了中学卷子和大学卷子,交卷的时间一到他睁开眼,这时候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选择——高考志愿填报。 接着视频开始讲述不同人群面临的不同困境:LGBTQ群体不被家人接受、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大学生不被理解、“生命热线”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事业抱有质疑、疫情中失业的青年又该何去何从? 这群人是众生万象,是他是你是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的人生中都会遇到一些难以选择的时刻,做出抉择时我们或许勇敢或许迷茫,或许我们的选择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知乎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唯一对的答案。人生海海,各有解答,当你选择,就是答案。最后视频回到了开头填志愿的小男孩身上,他像视频开头一样揉了揉鼻子,开始填写自己人生的答卷。 以志愿填报为切入点,聚焦人生各个阶段、各个层面上的问题,传达出:何必一定要随大流,变成一朵后浪呢?“我”和世界不一样,但依旧能活出精彩。隐含着鲜明的品牌态度。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B站的《后浪》了。如果说B站的片子针对的是前浪的后浪,那知乎针对的可能就是任何一个小贝壳,一朵小浪花,一颗小石子。 “即便我们终其一生都没能成为巨浪,也能各自奔涌,自成流向。”知乎这一次又在告诉着我们:人生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我们不逃避,人生的任何选择都是答案。人生海海,各有解答。当你选择,就是答案。 虽然B站和知乎像两匹内容界并驾齐驱的马车,但这两家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B站入海的片尾给年轻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虽然让年轻人看的很有共鸣,但是这些问题最后还得由知乎给出《答案》。就像视频中最后我们看到的那样,在知乎上,每天都有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每天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知乎上发起提问,希望借前人的火把,去照亮未来未知的道路。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B站更加像年轻人摸爬滚打的路上在旁鼓励的人,而知乎是愿意伸出手拉他们一把的人。知乎的自驱力总能帮我们看到那些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更加关注的是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能真正地帮人们一起找到答案,并且发现更大的世界。 除此之外,视频里的新生代唱作人——乃万,也非常亮眼。乃万在这支短片中代表的是那些在希望渺茫时也愿意放手一搏的人们。不得不说知乎这次的选人选的非常妙。 一个地下音乐创作女Rapper,为了成团登上了整齐划一的选秀舞台,虽然最后卡十落选,但SOLO的乃万,也在迎风奔跑着,所以这个主题由她来讲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一点值得提起的是,当我随着视频的引导去知乎站内搜索了关键词:志愿,得到的结果也完美诠释了“人生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在一般的搜索引擎内搜索:志愿,得到的都是今年高考的相关政策、分数线以及各关键时间节点等官方信息资料,大部分是一些特别广,特别泛的内容。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