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趣头条拍短剧IP,能像“赘婿”一样上头吗?
作为日活超过3亿的头部平台,1.5万人的播放量其实在快手上并不显眼,而且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越是口碑和质量较好的短剧,播放数据似乎越是不尽如人意。以《不思异:辞典2》为例,8月26日,兔狲文化制作的《不思异:辞典2》在快手平台首发,根据当前已经更新的剧集,“画像”的点赞量最高,为2.2w,评论有1855条,但是随后的数据一集不如一集。 短视频平台固然更适合短剧分发,可爆款的出现仍然靠运气。当然,这只是其次,趣头条能否靠拍微短剧减缓营收压力,在于微短剧商业模式打通与否。 目前,微短剧的变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平台采买、短视频付费分账以及剧情广告植入等,其中分账是主流,今年7月,快手也曾宣布在短剧版权采购上加大投入,首推分账政策。但是虽然分账模式已经在长视频和网大领域内相对成熟,但应用于短视频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方面,长视频已经形成稳定的会员付费模式,可微短剧将很长时间内无法培养用户的付费意识。这是微短剧本身价值的局限所在,很少人会为了看几部短剧,专门去开会员;另一方面,在广告植入上,短剧本身时长有限,如果一个三四分钟的短视频中还要掺杂30-60s的广告,用户很可能不会接受。 2018年底,勿幕电影推出了第一部微短剧《我的废柴超能力》,在B站的评分达到9.0,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赚到钱。勿幕电影CEO张严西表示,“制作成本不高,回收方式就是TCL的品牌植入,只能说刚好覆盖成本”。 长视频的盈利模式探索了近20年,到现在也只能靠着付费会员支撑,微短剧必然也要经历一个类似且更加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趣头条的营收压力仍将持续。 同样地,对快手而言,微短剧能否在短视频的内容生态中繁荣,也是一个未知数。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