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鲲鹏计算如何壮大计算湘军?岳麓峰会聚焦“长沙速度”

发布时间:2020-09-09 16:49:08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冬有乌镇,春有岳麓”。智能网联,于斯为盛。这是去年长沙“岳麓峰会”的主题,一年一晃而过,今年因疫情原因,2020互联网岳麓峰会延至9月。今年峰会以“数字

“冬有乌镇,春有岳麓”。智能网联,于斯为盛。这是去年长沙“岳麓峰会”的主题,一年一晃而过,今年因疫情原因,2020互联网岳麓峰会延至9月。

今年峰会以“数字新经济,云开看未来”为主题,除了开幕式及岳麓论坛外,还将举行新形势下的数字经济、鲲鹏计算生态、工业互联、国际音视频算法优化、车联未来、软件产业等7个主题分论坛。

其中“鲲鹏计算生态”可以说是几大分论坛中的一大重头戏,从去年“鲲鹏入湘”到“计算湘军”的成立,长沙与鲲鹏生态,正在相互见证,既是见证鲲鹏生态的崛起,也是在见证“长沙速度”的崛起,至于“长沙速度”到底有多快?答案已经在2020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揭晓。

一、8个月、120天、20天,鲲鹏生态书写“长沙速度”

在2020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后,长沙本地企业拓维信息董事长李新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软件定义一切,软件定义世界,希望在未来七年将软件打造成为长沙的一张靓丽名片。”

用七年时间,“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甚至让其成为一张新名片,这个速度或许会让人觉得难以置信,但对于长沙来说快吗?或许真不快,毕竟“长沙速度”早已让世界“大开眼界”。

长沙经济总量从2005年全国排名第28位,跃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第12位,连续12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省会,要论发展“速度”却是半点不输其它城市。

还记得2012年长沙15天建成30层新方舟大厦;2015年19天建成57层“小天城”,“速度”是长沙“血脉”里的基因。

有什么最与速度匹配?毫无疑问“鲲鹏”是也,“一翅伸开一百八十万里、双翅齐展三百六十五万里。” 没错当“鲲鹏产业生态”落地长沙,我们见证了又一个“速度奇迹”的诞生。

2019年,在众所周知的原因下,华为宣布将进一步发展鲲鹏产业生态,计划5年内投资30亿元,持续聚焦在鲲鹏处理器、鲲鹏云服务和AI云服务等技术领域,为的是能进一步提高国内计算机和服务器软硬件的自主化能力。

一时间,“鲲鹏生态”成为各大城市的香饽饽,8月初,长沙市领导赴深圳与华为高层进行会谈,就鲲鹏落地湖南合作事宜达成基本共识。

不久后,由拓维信息、湘江智能、新航天路以及恒茂高科共同组建湖南湘江鲲鹏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9年9月,长沙市政府、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与华为签署了《鲲鹏计算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明确华为将协助湖南在长沙落地鲲鹏计算产业,生产湖南自主品牌服务器及PC机,建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2020年4月28日,首台“湖南造”湘江鲲鹏服务器下线,湖南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落成,标志着湖南鲲鹏产业在硬件产线与软件层面并行的重要进展。

从始至终,由项目引入到项目落地投产,仅耗时8个月;紧接着,由项目筹建到一期厂房交付总用时120天;再来,由产线安装到产品下线共用时20天。

要知道这还是在项目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之下,长沙速度可见一斑。

在2020年4月,湘江鲲鹏项目服务器生产车间主管张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到6月,生产线日产能可提升到200台。”截至目前,半年不到的时间湘江鲲鹏服务器日产能已经达到300台,PC机日产能1000台。按计划,湘江鲲鹏产品预计2020年产能可达6万台,产值12亿元,到第三年可实现年产设备50万台、产值100亿元。

但显然,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对于“长沙速度”而言还没有半点慢下来的意思,今年长沙“软件再出发”政策进一步落实,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长沙瞄准“三智一芯”,在鲲鹏产业的赋能下,“长沙速度”能创造多少纪录,值得期待。

二、“旧的未去,新的已来”长沙又多一块“新招牌”

以往提及长沙,想到的可能是湖南卫视、小龙虾、娱乐文化产业等等,这也是理所当然,毕竟“动漫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制造湘军等”都已享誉全国,走向世界,鲲鹏的到来,会不会为长沙带来“计算湘军”这一新的招牌?

通过“鲲鹏计算生态论坛”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受制于计算产业的“高耦合性”限制,长沙即便想要发展计算产业也缺少一个中枢,鲲鹏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构建的全栈IT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包括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数据库、云服务、行业应用以及咨询管理服务等。

通过硬件开发、软件开源的合作基调,逐步退出高服务需求、专业性强的领域,让利和赋能合作伙伴,发挥了产业集群效应,实现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建立。

在以鲲鹏生态为核心的生态圈层下,长沙计算产业迅速崛起,并且长沙作为全国首个“硬件+软件”的鲲鹏生态基地,当然不会错过这一优势,在鲲鹏生态下“软硬一体”也正成为长沙产业迅速发展的一面旗帜。

去年,先有湖南鲲鹏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华为加入联盟。之后,涵盖各个领域的企业纷至沓来,现阶段联盟已有80余家成员单位,比如在操作系统方面有湖南麒麟,在芯片方面有景嘉微,在存储方面有国科微。

目前,联盟涵盖芯片、存储、硬盘、板卡、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行业应用全产业链,这些企业的加入对于“鲲鹏生态”而言,其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他们借助鲲鹏生态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他们的到来也为鲲鹏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且必要的生态环境。

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不出意外湘江鲲鹏将在3年内将实现除华为芯片和主板外,上下游产业链研发和软硬件本地化配套,打造千亿鲲鹏产业集群。

关于鲲鹏生态所带来的成效,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突显,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长沙涉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新增涉软产业企业4000余家,新增从业人员4万余人,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云、百度、CSDN、海信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预计到2022年底,长沙涉软产业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企业总数达到3万家以上。

在此次“2020互联网岳麓峰会鲲鹏计算分论坛”其主题是“如何携手共建中国自主创新高地”,长沙正一步步给出自己的答案。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