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亲自抢"电子签"蛋糕,阿里能否"处变不惊"?
2019年3月,一篇《发现|e签宝成为中国电子签名首家亿元营收企业的武功秘籍!》的文章中,e签宝投资人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表示,e签宝2018年营收过亿,成为中国电子签名首家亿元营收企业。但经过市场调查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电子签名行业至今都没有一家真正营收破亿的平台。 此外,电子签名只需在网上完成签约流程的行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像之前爆雷的P2P网贷平台就爆出过不少乱象,这一市场同样逃避不了这一问题。 资料显示,譬如线上充值部分刷单、直销签署部分左手倒右手、渠道签署部分造假、回款造假、财务专业"两本账"造假等是业内存在的现象。 对于腾讯而言,如何绕开这些业内的通病,避开严重的同质化表现,实现差异化打法是尤为关键一环。那么,在未来这一趋势不可阻挡的前提下,腾讯具备一些怎样的想象力?插足这一市场对现有格局又将带来怎样的冲击? 数字化浪潮下 巨头插足能否打破现有行业格局?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36.2%,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展引擎。在数字经济的拉动下,产业数字化有利于电子签名在各产业的应用和渗透,给电子签名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艾媒资讯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合同签署次数高达278.9亿次,同比增速高达317.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助推下,信息化改革深入开展带来的政策机遇加速推动电子签名自上而下渗透,电子合同签署次数有望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突破500亿次。 此外,在这政策上迎来了行业的发展契机。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驱动和政务部门的示范作用下,电子签名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电子签名应用加速向非一线城市地区渗透的趋势会加强。 那么,基于偌大的市场空间,虽然行业马太效应渐显,但就目前国内电子签名行业的渗透率来看依然处于早期。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这一市场的渗透率不足10%,另一组数据更为悲观,显示不足2%,这也侧面说明了,市场依然有利可图,有羹可分。 伴随着5G+AI时代的不断迫近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签的应用场景势必会越来越多,腾讯也有望依托其资源和用户量来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度发掘,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另一侧可以预见的是,腾讯的躬身入局也有可能引起电子签市场格局的变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一方面,腾讯本身投资了法大大,在推出腾讯电子签之后,会与法大大会陷入左右互搏的尴尬局面。再者,腾讯的入局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备而来。在偌大发展空间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的逻辑下,腾讯必会将流量和资金更加倾向于自身衍生的平台,这本身已经存在格局改变的逻辑。 另一方面,在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等巨头均孵化了电子签平台之后,参考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社区团购等一系列的战略打法,难保阿里哪天不会另起炉灶。届时,电子签市场或又会成为巨头们之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新战场。 总之,弥漫的硝烟下,市场可能正孕育着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虽然今年上半年行业增长迅速,却也有疫情这一因素在内,目前国内市场采用纸质合同的企业仍占多数,不管怎么说,电子签名行业离乐观预测的规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