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Z世代:超乎想象的登对组合
与之对应的一幕,微博一直是许多重要信息的原发地和热点话题的舞台,并常常引发全民性的讨论。就像前段日子被热议的#小张被浴室玻璃门割伤手#事件,从最初的曝光、网友讨论、热搜出圈到最后的事件收尾,微博始终是最核心的舆论场,也是抖音、快手、B站等新势力们无法复制的优势。 广场效应给微博带来的不只是话题中心,还有年轻用户注意力的聚焦,就像是互联网舆论的“太阳”,永远占据着C位。 其次是用户的平等关系。如果说“广场效应”是微博生存的基本盘,年轻的博主和年轻的用户则是微博在商业上能否打出一套有效组合拳的主要变量。 在我们与@韦神_GODV 和@Ibabeee 的沟通中,两位年轻博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时常通过粉丝群、超话等与粉丝互动,博主不是高高在上的名人,而是将粉丝当作自己的朋友,彼此基于平等的关系进行互动。Z世代年轻人推崇的平等关系,无疑拉近了粉丝与博主之间的距离,也为粉丝提供了释放情感的通道。 对于从来不缺少挑战者的微博而言,平等的博粉关系可以更长远的留住用户,也是避免陷入影响力缺失危险境地的不二法门。 总的来说,年轻用户的不断涌入,带给微博的不只是用户年龄层的更迭,而是一种新的“活法”:深谙宠粉之道的年轻博主和喜欢与博主沟通互动的年轻粉丝,二者的共生关系组成了微博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04 写在最后 从诞生到现在,微博一直都处于进化状态,从Y世代的狂欢演进到Z世代的共生,并将持续向更年轻的群体进行拓展。 根据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会给用户带来某些压力,比如信息过载的压力、周围朋友的“遵从压力”,但人们通常不是选择停止或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而是从社交媒体上的一个功能转移到另外一个功能。 沿循这样的逻辑,微博并没有改变其作为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的内核,而是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多元:财经、军事等垂类的内容依旧是“中年人”的心头好,同时凭借游戏、动漫、综艺等年轻态的内容,以及Vlog、直播等新的内容形式来吸引越来越多新世代的年轻用户。 在平台老龄化和年轻化的博弈中,微博显然选择了后者。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