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的至善式创新 寻找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5G意味着全面数字化,其中就有对个人职场、生活、社交场景的数字化。普通人的日常,将从博客时代的文字表达、微博时代的图文表达过渡到视频化表达,建立全新的社交分享习惯。在这个过程,智能手机配备的视频人像美化功能势必要充当“数字化妆盒”的角色,形影不离的助力人们更好的展现出动感、活力的自己。 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视频人像美化更是不可或缺的竞争力之一。 网络主播、媒体人、相关机构都需要通过相关功能产生最佳传播效果,为粉丝和用户呈现出更细腻的视频内容。目前OPPO已经宣布,通过技术共享的方式开放第三方影像接口,确保该技术带来的提升与各类应用相融合,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 由此可见,在5G换机潮来临之际,OPPO 推出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既是其美学理念的延续,又是在通过技术手段开创5G人像视频手机赛道,建立新的心智定位。在今年年底,OPPO将带来搭载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的新品,将其打造成5G时代最懂人像视频拍摄的产品。 新技术形成的先发优势,必将提升OPPO市场份额和移动互联网内容生态话语权,有效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为智能手机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方向。 至善式创新,是对“人”的长期科技关怀 一直以来,OPPO的科技创新通过自身丰富的产品矩阵对外发酵。从人像美化到手机快充,从OPPO Watch的专业心脏守护功能,到OPPO智能电视的顶配“全家桶”。包括近期亮相的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第二代AR眼镜产品OPPO AR Glass 2021、OPPO X 2021 卷轴屏概念机,几乎每次亮相,都会为用户带来“尖叫级”的体验。这些产品功能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次次“炫技”,而是“至善式创新”的完美诠释。 以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为例,其作为OPPO“至善式创新”的成果,秉承“让美自然生长”的美学理念,在通过几代产品解决视频基础清晰和夜拍全时段问题之后,率先将目标关注到“人”,开拓人像视频这一最大的视频拍摄场景,并且以实现人们对真实、个性、自然美为追求。同时值得关注的是,OPPO以更具延展性和系统化的技术系统的思维布局人像拍摄,并不是常规的单点式的场景解决方案去短视地解决问题,这也不难看出OPPO在竞争上更加长远的思考方式,OPPO也将会把人像作为长期关注领域,深入耕耘。 很多科技型企业将科技创新视为一种竞争手段,甚至不惜“为了创新而创新”。但走入这样的怪圈,其实并不明智。 比如1947年,福特为了抢夺中端车市场推出的福特Edsel,为了大行“创新之事”征集了8000多个名字,从外形、内饰、到仪表、变速箱、换挡功能进行了全面颠覆。结果却成为口碑奇差的烂尾工程。再比如索尼、任天堂在掌上游戏机领域为应对竞争推出的PS VITA和虚拟男孩,皆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国内发明专利的数量一直在飞速增长。今年前10个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3.2万件,同比增长11.2%。但在应用层面,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从来不是创新的形式和数量,而取决于新功能是否满足或超越了用户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这时就需要科技团队充分关注并理解用户,走出线性思维,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调动科技资源推动创新。 做到这一点,企业就不会陷入“发明更快的马车”、“设计比QQ更QQ的社交产品”等创新陷阱当中。 反观OPPO却有着清晰的创新框架:最上层的“道”即科技为人,以善天下的品牌信仰指导,具体到执行层面的“术”是“3+N+X”的科技跃迁战略,即以硬件基础技术能力、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的“3”,结合机器学习、AR、云等OPPO重点布局领域的“N”,辅以VOOC闪充等灵光一闪的差异化功能“X”,最终将产品呈现给用户。 在OPPO的创新观里,可谓是“用户无小事”。OPPO曾表示,将从2020年起在三年内持续投入500亿元研发费用。相信在至善式创新的方向指引下,会有更多科技产品脱颖而出。的确,在这个“大而全”的移动互联网生态里,需要OPPO这样的参与者拿着显微镜用科技为用户创造感动。 这将是对未来“科技生活”最走心的注脚。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