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万物,车联未来:湖南湘江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再升级
按照“重点补强+连线成片”的思路,长沙一方面继续在示范区内深耕细作并强化示范区智能化路侧RSU设备的覆盖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产业需求推进在长沙河东部署智能化路侧RSU设备。智能驾驶汽车能够行驶的范围越来越大。 同时,长沙还实践“车端+路侧”双轮驱动模式,探索以智能车载终端或智慧出行APP作为提升大众出行服务的载体,实时推送信号灯配时信息、交通事件提醒,精准推荐出行路线,合理引导行车速度。未来将在全市逐步构建车联网服务生态,构建出行即服务(MaaS)支撑体系,服务大众出行。 长沙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大众生活、政府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于一体,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标杆性与可复制性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 牢牢钉住产业高地,长沙如何担起“先导区”的责任 今年长沙获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后,其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位,如今交给长沙的任务是,如何把住产业高地的位置,担起“先导区”的责任。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虽然长沙的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就行业整体而言,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标准的缺失,使得产业向前推进的速度被大大阻滞,而要继续保持领先身位,长沙未来需要在标准创建上多下苦功。 就像攻克堡垒一样,从湖南省的地方标准起步,到各部委指导下的行业标准,再到国家标准逐级推进,形成有梯次的工作节奏。 其次,场景落地与商业运营的探索要同步展开。 目前长沙虽然已经有不少场景落地,但还不够,特别是依托长沙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还可探索智能网联与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方面的融合。 此外,长沙通过“两个100”项目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还需在政府监管、道路监控、数据运营、道路测试等多维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商业探索。 最后,长沙需要将各个孤立的场景串联成线再成面,结合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要求,面向交通管理、智慧出行和智能网联测试运营,进一步加快“车、路、云、网、图”一体化车联网新基建布局,打造“长沙版”城市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完成“智能驾驶第一城”的完整拼图。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处长赵策在”5G+车联网生态发展高峰论坛”上演讲时所说的那样,从“示范”到“先导”,虽然只是名字上的一小步,却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步,表明车联网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正在经历从“可看”到“可用”,由“盆景”到“花园”的变化。 通过“先导区”的“先行先试”,将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的“长沙模式”在长沙本地进行充分的“内部验证”,形成标准化的产品或体系后,再经过行业或国家标准的认证,从而打通向其他城市进行复制输出的通道,而此时,长沙也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高地,价值洼地。 文 |魏启扬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