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下的盲盒产业 有着怎么的底层逻辑?
这也是消费者起初对盲盒的感性认识。而在这些消费者当中女性占比最多。以泡泡玛特为例,据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用户画像中18-24岁的消费者数量占比最多,达到32%;其次是25-29岁,占比为26%;30-34岁的用户占比为20%,这其中75%都是女性消费者。 满足和失落是两个极端,但是对盲盒这个产物来说,并不是。他们带来的作用是相同的。 对消费者来说,当打开盲盒的一瞬间看到是你想要的产品,心里会感到满足,甚至是想集齐这一个系列;当结果不是你想要的时候,心里会感到遗憾,失落。对于那些能对盲盒有充分理性认识的消费者来说,或止步于此,对于那些“上头”的消费者来说,或许要“深陷此坑”。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Z世代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Z世代”人群也是“网生代”人群,他们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在碎片化信息的轰炸和视听快感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事物的认知,一直处于感性大于理性的“自我幻觉”当中。 娱乐和“满足失落”一样,都是人之本性。 其追求的正是人的精神满足,但是过度娱乐,就会降低人的文化品位,沉溺在暂时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满足之中,得不到理性思考。盲盒也是如此。 科技自媒体“翟菜花”,订阅号:翟菜花,个人微信号zhaicaihua002,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