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过时”的华为智慧屏,正在重新定义电视产业
某种程度上说,“常用常新”的理念让电视产业看到了重启的希望。按照权威调研机构IDC的预计,中国电视市场的出货量有望在未来几年中逐年上涨,并在2024年达到4800万台的销量,其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因素就是智能交互。 而“常用常新”留给电视产业的不只是销量上的提振作用,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对电视产业链的重构。当前电视厂商的盈利主要集中在硬件销售,一种原始且脆弱的盈利模式,但未来华为智慧屏的价值构成将是422的结构,即硬件占40%、软件占40%、内容和服务占20%,不再是一门纯粹的硬件生意。 沿循这样的逻辑,“常用常新”既是电视产业的生命通道,也将开启新的黄金赛道,前者牵扯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共赢,后者则深刻影响着电视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从一次性的买卖关系转向长期的服务关系。 至少华为已经开始了新的布局,通过构建完善的南北向生态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向南,华为正在为硬件模块生产厂商提供SDK,将涵盖所有可能的硬件模块,以便他们的智能设备可以高效便捷地接入华为生态中;向北,华为将为开发者提供给各类开发工具包、开放接口,让开发者可以调用华为生态系统,以及南向合作伙伴的硬件模块。 回到智慧屏的话题上,南北向生态所谋求的是打破服务与产品各自的边,以实现服务原子化与智慧能力的跨设备无缝协同,注定会不断夯实智慧屏在“全场景智慧生活”中的价值,无须思考是否会被新的设备所取代,将精力专注于产业链本身,彻底摆脱过去硬件赚钱的逻辑,软件、服务和体验业将成为新的盈利点。 或许几年后回头审视“常用常新”理念的价值,会有不一样的新发现:就像是一颗在深海中引爆的核弹,可能海面上的传统电视厂商还未洞察到危险的存在,距离离一场毁灭式打击已经不再遥远,倘若无法顺应华为所掀起的浪潮,结局只能是黯然退场。 04 结束语 电视产业的百年征程中,总有一两家企业在正确的时间点左右了潮水的方向,也总有一些公司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目前大屏的第三次进化仍在进行中,华为智慧屏也指明了新的方向,留给电视产业链上下游玩家的其实是一道选择题:要么选择拥抱智能家居时代的趋势,用大屏为用户开启智慧化的新生活;要么继续无视外界的浪潮或暗涌,成为旧时代的殉葬者。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