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独立C2M,只为破解微信“封锁链”
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19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淘宝天猫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7.21亿,比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分别上涨1.04亿和22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6.54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02亿。淘宝天猫新增的超1亿年度活跃消费者中,有77%来自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地区。 也就是说,拼多多虽然一直在挖掘下沉用户,但其中一部分也进入了阿里平台,这是双方重合用户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 举一个栗子,早期微信给京东开放了一级入口时,给其带来的增量并不大。2015年,京东在发布2014年Q4季度财报时,京东商城CEO沈浩瑜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说到与腾讯的合作,特别是微信和移动QQ,与PC及京东自家应用等入口相比,微信和移动QQ一级入口给我们的流量贡献很大,重复购买率也不错。另外,微信和移动QQ在给我们吸引新用户方面同样贡献很大。至于转化率,微信和移动QQ的转化率都低于京东自家应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认为这种状况会得到改善。” 流量很大、转化不高,在当时大家觉得是微信生态上电商基因不强。数年过去,回头再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转化率不高的原因,也和“习惯养成”有关,已经接触过电商的用户,在微信上的二次开发可能性不高。 首先,微信的用户层次要比京东更丰富,微信上属于京东的目标用户,或早已是京东用户(当时京东已经成立了十多年),仍保持着直接打开京东App的方式习惯进行消费,所以没有流入从微信九宫格的京东入口。 其次,微信上的用户,只有三五线城市的用户尚未被各大电商转化,微信九宫格虽然给京东留了入口,这些本不是京东的用户,会通过该入口进入京东(也就是流量贡献很大的原因)。可当时的京东走的是高品质电商服务,下沉市场用户对它的兴趣不大,所以导致了转化率低的原因。 讲完了京东的栗子,也就好理解,为何同是腾讯重要“联盟成员”的拼多多,虽然后京东一步发展,却能够后来者居上。 走了几年弯路的腾讯,社交电商的布局,其实从拼多多身上才找到了突破口。 拼多多对于腾讯而言,最大的价值不是阻击或延缓了阿里的增长趋势,最关键的是它摸索出微信生态上社交电商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就是低价+拼购。就个人观察而言,阿里在拼多多发展的早期,并未很重视这个新的平台。毕竟,在淘宝、天猫的发展过程中,从来不缺竞争对手。 比如说,聚划算在2019年才正式重启,阿里、京东、拼多多“百亿补贴”大战也从去年开始。 如果仅仅是打价格战抢夺下沉用户,淘宝特价版App正式独立的必要性并不迫切,多线作战往往是商业竞争的大忌,况且将淘宝特价版App独立出来也会分流淘宝主App的流量。阿里选择独立淘宝特价版App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突破微信的“封锁链”。 微信“封锁链”究竟是什么?如果说京东、京喜、拼多多是这个链条的三个重要环节,腾讯投资过的唯品会、拼多多、蘑菇街、美团点评、每日优鲜、超级物种、转转、楚楚街等电商平台,与电商小程序上的第三方,就是链接这些关键环节的中间链条。相比于京东、京喜、拼多多等看得见的对手,电商小程序生态才是“封锁链”的看不见部分,看不见的对手才更棘手。 在2020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开放平台副总经理杜嘉辉曾表示,2019年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超过3亿,累计创造8000多亿交易额,同比增长160%。 拼多多的价值,在于培养微信上消费者在这个闭环里消费。所以这是微信为何在有了拼多多之后,仍然去扶持一个京喜,后面也不乏会有新的扶持对象,只要能够在微信内产生交易,就是腾讯会扶持的目标。 反过来看,微信电商小程序的快速发展,也正因为这些低价拼购养成了用户习惯,他们才会进而转化到电商小程序里消费。 回到问题的关键,淘宝特价版App之所以独立,因为这已经不再是常态竞争,打击拼多多事小,微信上消费习惯养成才是大患。 阿里“围魏救赵”,应对“代理人”战争 打败了拼多多,还有京喜,打败了京喜还有后来者,只要微信生态上社交电商的涨势不被破除,腾讯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扶持各种“代理人”。 以培养平台内电商消费习惯为目标的话,微信商业化就并不迫切,因此还可以持续的以免费流量,“喂食”更多的电商联盟小伙伴。不过,好在的是,微信社交电商的发展路径,是通过拼购培养习惯,并逐步由下沉市场向上渗透。 2019年拼多多开始将补贴倾向于品牌商品,就是已开始由下沉向上渗透。根据统计,截止去年9月,拼多多平台上累计销量超过110万台的iPhone,除了手机,AirPods、iPad等苹果设备在拼多多上均是全面最低价,据拼多多表示平台补贴了5亿来卖苹果手机。 由此来看,下沉市场的失守,不仅仅是增量用户被分流,更严重的是,微信内电商交易的繁荣,会直接触及阿里根基。 对阿里有利好的是,微信用户生态内的购物习惯尚处在培育期,只要打掉它持续发展的节奏,就有可能破掉这个“口袋阵”。从早期扶持京东效果一般,到后来的拼多多以拼购模式异军突起,能够看到,低价+拼购是微信上社交电商增长的一个有效模式。没有社交平台的阿里,做拼购没有一个落地的平台,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低价上做“文章”。 淘宝特价版并非今年才出现,2018年3月,淘宝特价版APP就已低调的开启了内测。彼时业内即有猜测,阿里系将借此切入下沉市场。不过阿里随后“复活”了曾经和淘宝、天猫并列阿里三驾马车的聚划算。 早期的淘宝特价版更聚焦“源头好货 产地直发”。根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不仅仅省钱,还会送钱的特价版APP……专门为您从万能的淘宝中挑选物美价廉的各种好货”。正式独立后,其更强调“优选好工厂,天天批发价”,在首页显著位置增加了工厂直供区域。 更强调“低价”,破解低价+拼购的两元模式。 根据淘宝方面公布的C2M战略目标:未来三年,帮助1000个产业带工厂升级为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为产业带企业创造100亿元新订单,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打造10个产值过百亿元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 如果对手只是个拼多多,淘宝足以应对。考虑到微信布下的“口袋阵”,只有将利润一撸到底的C2M模式独立出来,才可以“釜底抽薪”,将微信平台上下沉用户拉到淘宝特价版App上。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