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0数据介绍“三大”关键词
首先是行业方面的深入,中国企业数据底子薄弱,数据治理和数据积累参差不齐。很多数据分析公司都是从互联网行业开始,逐步转向金融、零售、制造、服装、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政策上去年国资委发布了推动国企央企数字化转型的文件,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再次提速。比如GrowingIO 后台数据显示,2020年前来咨询和注册的大中企业客户不断提升,传统的工业制造厂商等也开始咨询如何做数字化转型。永洪科技在易初明通的大屏应用等。观远数据在服装行业有了更多突破,传统行业成为其2021年的战略方向。 随着厂商与企业客户的不断磨合,市场对数据分析的理解,厂商对用户的需求了解更为深入。中国企业组织不只是需要一个简单的产品,更多需要一揽子解决方案,在选型时会更看重厂商对业务的理解。“产品+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基本成为厂商的标配,比如,神策数据开创了“私有化部署+标准产品+订阅制”的新型商业模式,其创始人桑文峰直言“在中国市场,单靠产品是打不下来的。”GrowingIO 成立了由资深数据科学家组成的商业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由来自零售、地产、金融等各个行业专家组成的业务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增长解决方案等。 AI 随着企业数据的积累和沉淀,有的企业在AI方面有了尝试和落地,但是关于AI的发展还存在争议。Tableau的2020年数据趋势报告指出,AI将从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可操作的技术,组织需要关注他们对AI的“共同愿景”,或者AI和机器学习如何适应现有的流程和团队结构,从而为知识共享提供支持。 观远数据创始人苏春园笃信“BI+ AI”是未来,公司在AI方面投入了很多,不过他也为当下的AI浇了冷水,认为AI的应用有一定的门槛,AI并非万能,要结合具体业务场景来落地。他认为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是处在BI的应用阶段,还未涉及到AI。帆软认为未来企业产品选型的参考重点还是以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为主。预计在2025年左右,中国的BI将迈入智能化阶段,而当下国内AI在BI的应用还是泡沫。 实际上很多厂商对AI都有布局,技术的发展依赖于不断探索实践。比如思迈特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厂商,已组建专业的AI研发组,目前提供“自然语言分析”和“数据挖掘建模”两项基于人工智能的功能,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数据挖掘项目咨询、实施等服务。公司的企业客户超过3千家,其中有20%以上的客户使用了“自然语言分析”功能。2020年永洪科技增加了插件框架并接入插件市场,用户可以开发自定义的算法模型以应对个性化算法需求;维护并在不断更新离线的算子库,已包含40+以上的算子,覆盖了业界常用的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应用,数据基础决定智能应用。AI和人机协同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各企业在引入AI时还要结合自身数据准备情况以及业务场景审慎抉择。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