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难题?
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写入中国中央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2018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致辞中指出,要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助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国家领导人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700亿元,同比增长30%;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2019年,在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下,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大数据产业发展日益壮大,随着国家政策激励以及大数据应用模式的逐步成熟,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每年30%以上的快速增长。
八个大数据试验区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
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后,贵州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内蒙古自治区先后被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发布了《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行动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数字经济提升行动、实施“一云一网一平台”提升行动、实施数据创新应用行动、实施大数据助力大扶贫行动、实施新技术融合赋能行动、实施保障体系强化行动“六大行动”;京津冀地区三地政府分别制定并发布了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初步形成各示范区产业特色,示范区之间的产业协同逐步形成,大数据产业聚集格局也逐步显现;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紧扣“应用”“发展”和“管理”职能开展工作,出台《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等相关政策,为大数据应用发展绘制了“施工图”、明确了“责任书”、提供了“三尺法”,形成“三位一体”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新格局;珠三角地区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集聚作用,在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长三角地区依托上海、杭州、南京,将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吸引了大批大数据企业…
以贵州、重庆为中心的大数据产业圈,虽然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南地区,但是贵州、重庆等地依托政府对其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及核心人才,力图占领大数据产业制高点,带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此外基于京、津、冀、黔两个示范区四地之间在多方面存在的差异和互补问题。为了打破相对孤立和封闭的产业环境,四地建立大数据专业人才联合培养与输送机制,积极推进跨地区、跨校、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方式,帮助数据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和兼具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现跨区域流动。
大数据产业区域集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