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中国互联网究竟发展成什么样了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加快了“阳光政府”建设。互联网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政府信息公开上网度78.1%,同比增长32.4%。移动政务客户端发展迅猛,运用即时通信工具、社交媒体等开展政务信息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务微博账号近28万,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万,“两微一端”成为政务公开的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96%的政务网站提供了网上在线办事服务,基本实现个人和企业用户服务需求的全覆盖,政务事项网上全程办事率73.3%,同比增长40.7%。
“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促进“法治政府”建设。92%的政务网站开设“政策法规”栏目,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政策法规解读力度明显加大。2014年,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完成了7部法律草案、15部行政法规草案和108部部门规章草案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网民提交意见12万多条次。
9、76部互联网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占立法总量62%
“十二五”期间,网络立法进程明显提速。制定出台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共76部,同比增长262%。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颁布实施47部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占“十二五”期间立法总量的62%,网络立法速度明显加快。
“十二五”期间,网络内容管理执法卓有成效。从2014年开始,先后开展了“净网2014”、“剑网2014”、“打击伪基站”、“铲除网上暴恐音视频”、“整治网络弹窗”、移动即时通信工具治理等20余项专项行动,协同整治网络乱象,网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10、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最后还有一项数字体现不出来的变化——国际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中国首次提出互联网领域的“中国主张”,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国会演讲时第一次提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