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之套现
咱们运营人不是做慈善的,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而我所知的咱们运营做的任何动作都是为一个目的服务的:变现。
上次听一个做社群运营地说:我平时都不上班的,就是维护下自己的社群,一个月赚得比上班都多。你以为别人在玩耍,实际上别人在赚钱。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我也有几个运营群,但是我是个例外,我拉运营群的目的不是为了变现(运营人太穷了,根本收不到钱),我就是图个乐呵,当群主的感觉还是蛮爽的。
有些广告主还问过我能不能在我的群里投放广告,我说这块我没经验,不接。现在社会上像我这种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儿不多了。
话说回来,因为群是自己的,由自己来决定,会比较随意。
但是咱们运营人如果是在公司上班,做私域流量运营,那么变现是必须要过的一个门槛,虽然我的群没有变现,但是我做的一些项目中,社群变现还是有一些经验心得的。
01
社群变现靠复购
电商公司最喜欢做社群了,进到社群的人都是已经购买过产品的用户。拉这样的人进群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持续复购。
如果不和已经购买的用户保持联系,说不准用户就被其他品牌撬走了。
这里分享一个商品卡(返现卡)经验,大家不要搞得很花哨,简单直接告诉用户加某某领取几元红包即可,我们做的一个卡,不精致,但是很直接的告诉用户送五元红包,转化率70%以上。
真的不知道大家那种1%的转化率是怎么做的,也太弱了。
这些用户进到群里切记不要急着做转化,用户到了陌生的环境会有防备心理,要慢慢地培养。
有的母婴社群是用户进群后,直接用活动引到另外的活动社群,只要进活动社群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奔着活动去的。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产品的客单价高低决定着你的成交链路。如果是50元内的低客单价产品,走淘客那种玩法,发券搞活动就可以了。
如果是高客单价产品,可以先送小样,我看到一个均价400+的奶粉便是这样做的,最近在做的是8月份免费奶粉返场活动。
不过里面的套路是先购买,后全部返现。我推测复购率不会弱,不然别人也不敢这样玩。
社群复购有两个路线,就像上面提到的淘客的模式,用户进来是捡漏的,这样的模式是低毛利走量,看个人的追求咯。
另外一种是走IP的路线,塑造出群主IP形象,多见于奶粉、医美这样的高客单价产品。很重要的一点大家要记住,你的所有模式都取决于产品的客单价高低。
模式一旦定了,用户进到社群,变现的玩法就太多了,可以拼团、试用新品、拉人免单等等,但是这一切成功的前提是用户对社群的认可。
我的运营群其实想变现也比较容易,因为大家对我还是蛮认可的,我不变现也是因为不想透支大家对我的信任。
02
社群变现并非最完美选择
上个月我还认为,所有的企业做私域流量变现都是发生在社群中,第一次听说别人把用户从社群加到个人号上,逐渐弱化社群的思路,我还觉得不可思议。
直到我最近跑了一段时间的营养品(高客单价),我渐渐地领悟到了别人玩法的真谛,相比社群变现,个人号变现会更有效率。
N年前我就听过,说你有个几千好友,一个月进账几万块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怪当时自己太年轻,没有参悟出其中的奥义。
这主要是我之前做花茶的经历,咱写文也有好几年了,也加了几千的好友,心想可以提供什么服务给他们,顺便改善下自己的生活呢。
机缘巧合选中了花茶的产品,零售价三十多元,我在某巴巴平台拿货十几块钱一单。一转手赚十来块,感觉还是蛮好的。
但是问题来了,一天卖一单,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投入和产出完全不对等,遂放弃了。还是那个老问题,只怪当时太年轻。
像那种低客单价的产品就应该走社群,不要单对单私聊。把喜欢喝花茶的单独拎到一个群,跟厂家定好优惠政策,三天两头在群里搞福利,一个月轻轻松松几千块也是可以的。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