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大数据时代,如何操纵数据安全的主动权?
龚克:我谈人工智能包括五个要素,通常你会看到谈三个要素,包括数据、算法、算力。但是我认为另外两个要素比较重要,分别是应用场景和人才。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要具备这五个要素。首先,因为中国现在的应用面铺得特别开,所以我们在应用上应该在全世界是走在前面的。但是我们的弱点在什么地方?比如卷积神经网络。各国都在卷积神经网络上做了很多的更新,结合了具体的应用场景。但是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这方面研究,仍然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而且美国人现在在集中解决算法可解释性的问题,我预期今后几年可能会提出新的算法或者数学上的更大突破。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是相对地走在后面。
其次,现在人才缺失是全球性的难题。不仅中国缺,美国、日本、欧洲也缺。但是中国从人才角度来讲,我们缺的是顶尖的、领军的人才。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新的学问。它既是计算机科学,也是电子科学,还要跟机械、生物、化工等紧密结合。而中国的教育体制,恰恰有比较窄、比较专的专业划分,所以目前的教育体制对我们人工智能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现在把人工智能和教育分成了几个部分:第一类,是以人工智能为内容的教育,培养专业的工程师;第二类,是要渗透到所有专业里面的“人工智能+”教育。比如说机器人,过去是机械专业里面的东西,但如今光懂算法是不行的,它一定要跟很多力学的原理结合在一起;第三类,是通识教育,我们未来的公民是智能时代的公民,人们对人工智能要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是要保障人工智能具有人类价值观。
吴小莉:还要把“德”放进去。
龚克:对,那么这个就需要教师了解智能时代的伦理等等知识,例如数据的伦理、技术的伦理。
安全与创新 伴生前行
2019年8月,一款名为“ZAO”的换脸软件一度爆红于社交网络。通过这款软件,用户可以“一键”进入明星出演的影视片段。但是,因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ZAO”刷屏社交网络仅几天后,中国工信部就对其涉及的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开展问询约谈。
2020年10月1日,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针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方面的要求,进行细化并完善。
方滨兴:技术在先,安全在后。它们是伴生而来的。我们每年都说安全方面有很多问题,就是因为不断有新技术,新技术带来新的安全问题。这就好像打扫卫生,一个地方老住着人,就算天天都有人打扫卫生,还有人每天都说卫生不好,是因为这里一直住着人。所以我们说安全伴生技术:只要出现了一个新技术,一定有新安全问题。一个新技术在安全领域可能赋能防御,也可能赋能攻击。
高文:人工智能在这点上非常像原子能--用好了是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但是如果往坏里用,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吴小莉:您提到了人类的智能时代,大约会在2030年左右会到来。那想象一下,到那个时候,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