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后ofo和摩拜时代,城市出行还有哪些方向?

发布时间:2021-05-15 05:45:09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互联网
导读:随着城市里的交通慢了下来,有车一族更难找停车位,没车一族仍面临着偶尔需要出门的需求,微交通似乎成为了人们出行为数不多的好选择。 但是!如果我们来看一下

随着城市里的交通慢了下来,有车一族更难找停车位,没车一族仍面临着偶尔需要出门的需求,微交通似乎成为了人们出行为数不多的好选择。

  但是!如果我们来看一下去年以来微交通领域的一些新闻:

  在 5 月,Uber 先是对全公司占 14% 的 3700 名员工进行了一轮裁员,后又领投了一轮对 Lime 的 1.7 亿美元融资,主要目的是甩掉滑板车公司 Jump,同时 Jump 员工全部转入 Lime 旗下,融资后 Lime 估值缩水了八成,从去年的 24 亿美元缩水到了如今的 5.1 亿美元。

  在 4 月末,Lime 也裁掉了 13% - 大约 80 名左右员工,CEO 表示公司似乎一夜之间从“成为下一代马上盈利走向辉煌的微交通领域大拿,到好像突然水逆不得不为了社交隔离而停止 99% 的营业操作”。

  Bird 在 3 月也出于经济压力和节省成本的考虑进行了约 30% 左右的 400 多人的大裁员…

  那我们不由得生出这样一个疑问:如果微交通在疫情间成为了人们的“救命稻草”,那么为什么这一领域的公司却走得磕磕绊绊,前景堪忧?

  疫情对交通出行领域的打击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远程工作和室外游乐关闭都让人们失去了出门的动力,是“出行需求大大减少以致于每个交通工具都混得不怎样”而不是“人们不坐车但是会骑车”的状态。

  同时大多数微交通公司采用共享经济的模式,人们并不放心触碰别人刚触碰过的车,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显示,不管是商务还是个人出行,“怕在共享的设施上感染病毒”都成为了人们拒绝使用微交通出行的主要原因。

  而这一点也让我们注意到有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在这场考验中败下阵来,不管是共享自行车还是共享滑板车,他们所要承担的不仅有车的维护和运输费,还有支持着这一分享模式背后的软件系统开发费用,从每个用户那里收取的几块钱是没办法产生足够利润收回成本的,Bird 的 CEO Travis VanderZanden 曾经就因公开攻击 The Information 对 Bird 盈利亏损情况的报道(报道数字为真,CEO 说假)而名声大损。

  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这些公司目前的短暂挣扎并不是对微交通这一行业的整体否定,麦肯锡在 2019 年这一可以称作是微交通元年的节点预估全球微交通市场将在 2030 年达到 3000-5000 亿美元的规模,然后就遇到了 2020 这一拦路虎。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