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治理网络营销号须打破流量僵局

发布时间:2021-05-15 11:35:40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互联网
导读:此言得到广泛赞同。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接近10亿;2019年我国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3.9%,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90.3%。互联网不仅是人们获取信

 此言得到广泛赞同。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接近10亿;2019年我国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3.9%,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90.3%。互联网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而且广泛渗入社会生活各方面,从购物到旅游、从学习到娱乐、从育儿到养老、从社交到婚恋、从教育到就业,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的信息对人生的大事小情产生了深度影响。

 

  网络营销号作为网络信息的制造和散布者,是网络舆论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有的故意把自己打扮成机构媒体,却没有新闻媒体应有的资质与担当,而是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以流量分成为主要手段,成为网络诽谤、谣言等的策源地或推手,损害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

  应该说,这几年,网络恶意营销号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方式手段不断健全,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不可否认,网络诽谤屡禁不止、恶意营销死灰复燃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提升网络治理效果,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从源头入手,多管齐下。对于根治恶意营销而言,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依法保持重拳出击态势,压实平台责任,提高侵犯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的成本。还应提高网络治理的科技含量,加强网络诽谤取证、恶意营销屏蔽、广告投放审核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建设,筑牢清朗网络之风的科技基础。

  同时,网络世界的多元参与和自主互动的特性,对网络活动参与主体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整治恶意营销也是如此。在全网弘扬和确立正确的“流量观”,打破流量崇拜,告别“唯流量论”,丰富和健全网络活动评价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流量”是互联网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许多网络活动中具有“底层逻辑”的意义。营销号更是视“流量”为命根。有的营销号置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于不顾,不惜洗稿剽窃、歪曲事实、造谣生事、煽风点火,甘当网络世界的“泥石流”,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可见,从“流量观”入手加强营销号治理具有基础性意义。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