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需要大胃王吗?
从表面上看,这样一位不甚出名的“吃播”up主能够迎来数以万计的嘲讽,甚至一度出现在微博热搜,似乎说明人们对于“大胃王”积怨已久,以至于当合适的事故出现后能够快速发展为“公愤宣泄口”,但从具体的评论内容来看,人们真正讨厌的似乎并不是“大胃王”本身。 比如“浪胃仙”在评论区里的高频出现,看上去更像是人们通过“拉踩”的形式强调着“大胃王圈”的鄙视链,即真吃>催吐>假吃>假吃还吃不多。 这是一种比“假吃真吐”更容易让人产生好奇的暧昧态度:如果说造假的行为无可辩驳的被定义为这个领域内的鄙视链底层,那么被舆论所宽容的“真吃”、“真大胃王”,它的价值究竟又是什么呢? “吃播”必然的历史进程 在网上,你很容易找到“吃播”和“大胃王”是如何诞生的答案。但“吃播”和“大胃王”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吃”的节目收视率总是不错,到今天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 比如开播于1989年、堪称吃播界活化石的日本综艺《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就曾经通过制作人给出过官方层面的诠释。他们认为“吃播”的意义在于“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看到朋友同人吃下几乎不可能吃下的巨量食物,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爽快。” 但同样是在日本,媒体人却认为人们对于吃播的喜爱有着浓厚的历史原因,即“少而精”的国民饮食文化,让人们潜意识里都有着“减肥压力造成的逆反心理”。媒体人还为这种逆反心理造了一个名为“二律背反(2つの相反)”的概念,用来形容这种“既想多吃又想苗条”的欲望。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