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生态怎样促使网媒的社会价值?
今年的疫情使人们手忙脚乱、信心缺失,谣言满天飞,譬如“煮九个鸡蛋吃不被传染病毒”“非常时期自来水静置两个小时才能喝”“高温洗澡能杀死病毒”等虚假消息充斥在网络上,在社交平台上快速扩散。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媒体采用“内容+技术”的方式来打击“信息疫情”。人民网、新华网、腾讯新闻等媒体纷纷推出了专区报道,发布疫情实时信息、深度报道,专门独立设计辟谣板块,发布辟谣科普知识,帮助疫情防控,将舆论引向正轨。 从1月22日至29日,人民网《求真》栏目发布了20多篇辟谣新闻,针对各类流传的不实消息,第一时间进行阻击;央视新闻的《疫情防护思维导图来了!转给更多人》、人民日报的《权威解答:天气转晴,出门晒太阳能否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也都通过微信发布了不少与科学防控知识有关的报道,单篇阅读量都在10万+。 商业媒体方面,腾讯新闻在疫情发生后联动央媒及合作媒体发布疫情实时信息、深度报道、知识科普等图文及视频内容,还上线了疫情追踪H5、“较真”抗肺炎特别版、抗疫宝典H5等产品,实现疫情知识的及时推送与谣言的防治。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腾讯新闻又策划了#全球战疫#专题,基于棱镜、贵圈、潜望、原子智库等内部团队从不同角度解读疫情带来的影响,打造了《钻石公主号:哨声消逝在太平洋 | 潜望》等优质内容,满足用户对于内容资讯的不同诉求。 可以说,网络媒体在疫情期间践行了媒体责任与担当,不断推进技术在内容的生产、筛选、审核、分发等环节的渗透与影响,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实际上,内容与技术的融合一直是行业趋势,而此次疫情的发展,再一次将内容科技推到了内容产业的风口浪尖。 什么是内容科技(ConTech)? “算法时代”下,人们对于假新闻、错别字、标题党等劣质内容的反感,究其根本不过是落后的内容生产力与人们对于高质量内容需要的矛盾。内容行业如何提升生产力?随着AI、5G等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当技术真正融合到内容的产业链中,才真的有可能实现优质内容生产效率质的跃迁,让内容发挥更大的价值。 基于此,早在去年的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就首次提出了ConTech机制。同年12月,腾讯新闻举办了一场ConTech大会,邀请人工智能学者、5G专家、风险投资人、媒体人,探讨内容和技术的融合之道,同时公布了其利用ConTech机制打破信息茧房的应用实践。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