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不需要给综艺上价值观?
只是比《今晚80后》更进一步,这次没有人像王建国那样点出“自嘲”,很多人在看完节目之后当了真,也让“讽刺的靴子”终于有机会落了地: 在后来的讨论中,李诞的发言不断被绑定上价值观,认为读懂了李诞就能读懂当下的年轻人,认为代表着80后主流价值观正在当下社会摇摇欲坠,甚至反哺到《奇葩说》当中,认为“我们终于迎来了一款久违的全民思辨”。 但当所有讨论继续深入的时候,价值观又总能适时地戛然而止,并告诉你:“那么认真干嘛,这就是一档综艺。” “寓教于乐” 其实围绕着“综艺要不要上价值观”的讨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不是所谓“娱乐至死”的互联网时代专利。在我国并不算长的“综艺节目发展史”上,这个问题几乎周期性、无差别地困扰着所有从业者。 以《正大综艺》为例。2010年这档央视最长寿、也是第一档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进行了重大改版,从原来的知识类问答、技能挑战节目完全转变为了“明星+游戏+对抗”的娱乐化综艺,并邀请大张伟、大鹏等当时的“流量明星”担任嘉宾,以《正大综艺·墙来了》这个新名字重新上线。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及时且必要的决策。在此之前,《正大综艺》在央视内部的“番位”已经让位给了更火且娱乐性更强的《非常6+1》和《星光大道》,并且在《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年轻综艺的外部冲击下,“委身”于央视三套的《正大综艺》逐渐表现出了与大环境的“脱节”,并直观地体现在2010年之前的几次改版中,比如《吉尼斯中国之夜》系列节目、《我们的地球》系列节目,前者更像是一场长筹备期、高成本的户外晚会,后者则更像是综艺版《百家讲坛》。 再加上网络媒体对观众注意力的不断分流,《正大综艺》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卸掉“寓教于乐”的包袱,全面拥抱娱乐性就是必然的选项。 但全新改版的节目播出后,观众给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评价:人们更怀念老版的、又娱乐又有教育意义的《正大综艺》。当时的媒体们还在贴吧里找到了数据支撑,在“你希望恢复《正大综艺》老版节目,还是现在这个新节目”的投票中,500多人把票投给老版,支持新版和表态“无所谓”的加起来还不到10个人。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