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是怎样流失一名好观众的?
还有朱朝阳桌子上的魔方为什么时而三阶,时而四阶呢? 后来摄影导演晁明不得不代表官方亲自下场回复: 其实出现三阶,是因为我会拼,所以给它拼好了放那儿。四阶我不会拼,也搁在那了……刚开始拍的时候,朱朝阳在医院里,魔方出现在他右手边的桌子上,后来我拿去玩,给弄丢了。道具师还崩溃呢。我说没事,就住院这两天,谁还拿个魔方过来。好像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三阶魔方。当时我看到网上那个视频,我都笑崩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学电影的朋友说过的一个段子:课堂上,老师放了一部欧洲某著名导演的片子,片子前半部是彩色的,后半部变成了黑白的,老师问为什么要这么展示。 同学们纷纷柯南附体,有的说是代表了主人公的两个阶段,有的说是讽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迫害等等等等,等学生们都发完言后,老师说: 你们都想多了,其实就是拍到一半彩色胶片用完了。 可能看完开头,你会认为我打算对“过度解读”现象批判一番。其实恰恰相反,在我看来,“过度解读”本身更像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度”到底在哪里,实在是见仁见智。 比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有的人读出了爱情,有的人读出了为师者的奉献,当然还会有人说落红就是花的尸体,自然界的正常现象,矫情个蛋。 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就是这样,太多因素影响着“解读”的结果,比如阅读视角的不同、阅读者自身经历与积累的不同,你没法用“对错”去进行评价。如果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过度解读的话,那么文学和影视的评论鉴赏都可以直接取消了。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