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怎样打造出一个好的运营团队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制定良好的培训制度,不是特效药,不能说今天服用了,明天就能见到效果,就如同为减肥而做的运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看到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培训制度的优势会慢慢显露,其最终的结果是部门内单个人的综合实力明显的高于其他公司。根据真实案例得出的结论,不行,看我的水平你就知道了。
三、健全的岗位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岗位制度是确保部门日常稳定输出的核心。在制度岗位制度时,我们首先要清楚,员工上班的目的是什么,大家第一反应是为了钱。这个答案是对的,但是仅仅靠钱驱动是不够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上班的短期目的是为了学经验,积攒人脉,其最终的目的才是为了钱,这个时候用钱去激励员工拼命干活,就好比拿着金条去哄小狗,还不如一根骨头来的实在。
我把岗位制度分为薪资制度、激励制度和晋升制度,这样说起来有些官方,实际上在工作中激励员工的方式不一定是我们常说的钱,比如完成业绩了,给介绍女朋友也是一种激励。拿薪资制度来说,这块比较有趣了,好多传统行业的公司采用的是底薪加提成的方式,在我刚入互联网行业之前,也在制造业的公司待过,采用的也是底薪加提成的方式,加之在招聘网站看到的待遇构成,清一色的底薪加提成,所以当我进入互联网公司,被采用的是只有底薪,没有提成的的薪资制度时,特别的诧异和震惊,这能有战斗力?
结果迅速被打脸,别说上班时一个比一个拼,连下班了都没人走的,我第一天加班到七点,悄悄的下班了,第二天加班到八点,又悄悄的下班了,第三天加班到九点,额,终于有人跟我一起下班了。那加起班来,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凶,我思考了很久,是什么动力激励着大家不顾一切的拼命干活呢?后来发现原来是季度奖,奖金是论功行赏,干的多了拿的多,而且不以收益做考核标准,是不是很不一样。
在新的运营团队组建之前,我就决定用底薪加奖金的形式,去掉提成,这样的制度也可以形成凝聚力,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让大家一起盯着大目标,为大目标出一份力。说完最重要的薪资制度,在简单过下激励制度和晋升制度,这个就要因人而异了。有的人求安稳,有的人求表现,不一定的需求,激励方式也不同。有的人给挂一个运营主管的名头,待遇不变的情况下,说不准就能激发出他的工作动力,毕竟在其位谋其职。
四、良性的团队氛围
据我观察,只要有团队就一定会有团队氛围,而且不同团队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回忆下自己待过的公司,团队氛围都是怎样的。拿我待过的公司来说,有养老型的团队氛围,大家都比较佛系,不争不抢,随遇而安;有你追我赶型的团队,一定不能被比下去,要是工作中垫底了,比扣工资还难过;还有喜欢开车的团队,动不动就开车的那种,还好公司业务开展的比较好,不然早就翻车了。团队氛围是一家公司一个样。
一个团队的氛围是慢慢的培养起来的,这个调性和最初的领导秉性关系很大,有个老板,做事特别容易想当然,没有规划,下面的团队做事也是这样,整天像无头苍蝇一样。而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一方面可以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在新人进来时,也可以形成传帮带的作用,把新人带好。
氛围的传承就像道德的传承一样,你看别人都加班到10点,那么你也不好意思不加班了,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当然,我这么说不是鼓励加班,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如何培养出良性的团队氛围呢?这就需要结合本文前面提到的几方面的内容了,比如培训制度、分工、激励等等,良性的氛围是所有工作做好之后的自然呈现。
团队氛围可以成就一个团队也可以毁掉一个团队,如果在团队中发现老鼠屎,当机立断赶紧开掉,不好的情绪会传染的,一个整天抱怨,工作偷懒的员工,久而久之会把团队的氛围带偏,我也相信绝大多数员工都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排除有搅屎棍子,这点要留意。
五、正确的目标和分工
目标定的太离谱,就不是目标了。就像人生一样,你给自己定个世界首富的目标,对自己一点帮助也没有,倒不如定个每个月写4篇文章来的实在。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好多公司定的业绩目标就有点脱离实际,比如一个月涨粉100万,一个月收益目标500万(平时一个月也就50万),这样的目标不仅产生不了动力,甚至会带来反作用,有的会这样想:反正也完不成,干脆不管了。
在定目标时,也不要太鸡贼,有的老板知道团队的上限,非要定超出上限50%的目标,比如正常一个月完成100万是很辛苦的了,然后定个150万的目标,让大家看的见,摸不着,这样也不好。我建议最好目标分两个,保底目标和冲刺目标,保底目标完成就有奖励,如果能完成冲刺目标有更多奖励,说不准会有奇迹发生。
大家如果是在互联网公司,这里插个题外话,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定起来比较有趣,不像传统公司,业绩增长很平稳,如果抓到一个契机,一个月翻几倍都有可能,我也遇到过,半年完成全年目标的例子,下半年可以带薪休假了。期待我要做的网络推广,也能找到一个新的流量池,获客成本巨低,质量超好,那提前完成目标就变的很容易了。
分工分的对,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团队的水平,如果分工不到位,让擅长数据分析的,去做用户,擅长用户运营的去做活动,结果是大家都会做,但都做不好。我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把爱好当成工作,否则会毁了爱好。不知道是哪个傻帽说的,我在职场中,见过喜欢做策划的,安排去做活动策划工作,干起来老带劲了。像我特别喜欢研究新事物,让我去拓展新业务,不给钱我都乐意去干。
分工的要点是,擅长什么就安排什么工作,这个要考验领导的眼力了,能不能发现员工的特长。另外一点是,工作做久了,一些人会对工作失去新鲜感,动不动就有了跳槽的想法,这时就要想调整分工的事情了,让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员工,有新的工作可以做,让乐于稳定的员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好。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