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To C+To B双轮启动,墨迹天气的改行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1-09-28 14:42:4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016年是工具型产品的转折点。 当人口红利消失的论调席卷互联网,曾经躺着赚钱的工具厂商,纷纷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有人选错了方向,在浑浑噩噩中走向了慢性死

016年是工具型产品的转折点。

 

当人口红利消失的论调席卷互联网,曾经“躺着赚钱”的工具厂商,纷纷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有人选错了方向,在浑浑噩噩中走向了慢性死亡;有人迎合了潮流,在新的赛道找到了高光时刻;也有人赌对了风口,却在短暂的崛起后仓惶告别舞台。

 

在所有的工具起家的厂商中,墨迹天气可能是最为特殊的一家。作为一款亿级月活的超级工具,墨迹天气始于95后们并不熟悉的塞班时代,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衰沉浮,但未能沿循工具到社区再到平台的逆袭路线。

 

可在大多数工具厂商销声匿迹的时候,墨迹天气却以综合气象服务商的身份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所有的偶然和必然背后,都离不开墨迹天气的To B探索。

 

01 曾经被唱衰的转型

 

上一次对墨迹天气集体讨论,还是2016年底前后。

 

彼时美图成功赴港上市,工具厂商的出路问题再度甚嚣尘上,同为“亿级俱乐部”成员的墨迹天气也传出了IPO的消息。

 

只是舆论对于墨迹天气并不算友好,坊间出现了很多尖锐的观点:比如打开频次低、用户时长短,在用户时长逐渐主导产品价值的大背景下,墨迹天气自然不是所谓的优质标的;再比如营收模式相对单一,陷入了所有工具型产品的“误区”。特别是张小龙丢出“好的产品用完即走”的观点后,许多工具起家的厂商进入了难熬的至暗时刻。

 

五年后再来审视那场舆论审判,一些观点无疑有些偏颇,因为墨迹天气本身也在进行多元化转型。

 

一个方向是增强内容属性。不仅引入了新闻和生活资讯,还通过时景社区的方式构建起了UGC内容矩阵。墨迹天气的转型思路并不难理解,希望通过内容上的运营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进而产生用户粘性,以规避工具型产品上“用完即走”的噩梦。

 

而时景社区除了增加用户时长,更大的作用则是成为墨迹天气众包数据的一部分,大量的气象图片作为社会化气象观测数据成为墨迹天气专业数据源的重要补充。

 

另一个方向是布局企业级服务。墨迹天气在2016年打造了“墨迹赤必”商业气象服务品牌,目的是向企业及政府客户提供“定制化”商业气象服务解决方案。不过当时To B赛道还不是资本追逐的热门,墨迹天气深耕B端的逻辑,并未能吸引太多关注。

 

互联网就是这么魔幻,多数人认为对的方向,可能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死胡同,就像那些转向社区的工具厂商,许多已经由盛转衰;多数人忽略的方向上,却可能别有洞天,为企业找到一片新的蓝海市场。

 

墨迹天气恰恰属于后者。内容和企业服务等曾经在五年前被视为错误的转型,五年后被证实是To C + To B双轮驱动的基石。

 

内容上的加码,为墨迹天气打通了服务闭环,特别是和去哪儿、高德等平台的联动,距离“一站式气象生活服务平台”越来越近:用户可以在墨迹天气上查询天气预报、航班情况、预定出行服务等一系列生活场景;根据洗车指数、穿衣指数、赏花指数、滑雪指数等规划下一阶段的行程,墨迹天气逐步从工具演变成了场景化的生活服务......

 

有别于流量驱动的入口,用户打开墨迹天气时有着相对明确的需求,天气和服务的连接进一步缩短了用户的决策成本,在服务转化率方面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