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写| 被银行降薪的“金融民工”
张鹏也想过离开,“离职成本太高了!从提离职到真正结束关系,没一两个月想都不要想,级别越高拖着的时间越长,更何况,我走了,我的客户不一定能带走,这是很多业务人员完全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北京银行中层领导李欣对《商业封面》表示,“我们早就变相降薪了,但不是因为这次传闻导致的,其实从多半年前就开始有降了。”
对于北京银行变相降薪方式,李欣如此表述:“我行的做法更‘绝’,去年底就做出了内部通知了,让我们退回前面2年的车补、饭补等福利费用。”
目前,李欣已按照北京银行行内要求,将福利全部退回。相对于将已拿到的手、本应享有的福利退回给单位,“心理感受确实不太好,但又能怎么样呢?”
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民营银行身上。一位亿联银行(美团点评持股28.5%)员工张良对《商业封面》表示,行里曾许诺4、5月下发的年中奖(年终奖的20%-30%),到了8月10号才勉强发下来,由于后台系统出错,有一部分人是8月11号发到手的。
但张良并不能高兴起来,因为按照领导的意思,今年行里部分员工会存在降薪的可能性。“疫情原因,今年行里的经营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可能会在绩效打分上来做文章。绩效打分不好的,比如得分在D的,可能会被降低行员等级,等级对应基础工资,也就是说,基础工资就会被调低。”
再被问到行里是否会发文或出内部公示时,这位员工则表示:“怎么可能呢?这是领导在会上传达的意思,只不过目前还没有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
“这些薪酬方面的细节,根本没有在我们入职的时候讲清楚,只是简单说明绩效打分可能会影响到年终奖,就是正常发放12个月薪以外的那部分,根本没有提到打分同样会影响到基本工资的调整。”
| 不接受,能怎样?
一方面,是非公开执行的各路降薪手段;另一方面,是员工对银“金饭碗”的不舍。
人们之所以有如此认知,主要是因为银行人员的办公地点普遍比较高大上,衣着也几乎都是行内统一定制,最重要的是,目前公开的金融业薪酬水平一直羡煞旁人。
长期以来,银行业一直被认为是最赚钱的行业。《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2019年最赚钱的十家公司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腾讯、交通银行、阿里巴巴。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金融行业人均薪酬普遍较高,其中证券业最高,达到47.10万元;银行业其次,为38.96万元;保险业垫底,为25.37万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行业最大薪酬待遇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被平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