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加快探索宇宙
发布时间:2021-11-02 15:26:1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虚拟宇宙实际上是一种定量的计算机模拟。通过检索模拟数据,可以获取任何时间点上的模拟星系的信息和演化过程,也可以对其进行统计上的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是现代宇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已推断出,宇宙诞生于130多亿年前的大爆炸。但在这之后,混沌
虚拟宇宙实际上是一种定量的计算机模拟。通过检索模拟数据,可以获取任何时间点上的模拟星系的信息和演化过程,也可以对其进行统计上的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是现代宇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已推断出,宇宙诞生于130多亿年前的大爆炸。但在这之后,混沌的火球中如何形成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其间又要经历多少时间和哪些过程?这些问题有的较为容易通过理论来推算,但大部分过程都过于复杂,以至于推算精度非常有限。因此,从基本原理出发模拟一个虚拟宇宙,并从中定量提取信息,是当前科研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宇宙的绝大部分组成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如同大洋深处一样幽暗,人类从望远镜中看到的遥远星系就如同在深海中飘荡的渔船灯火。因此,一个数值构成的虚拟宇宙可以作为观测数据与基本原理之间的桥梁。
在无尽的宇宙空间里,模拟出百亿年中发生的故事又谈何容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詹姆斯·皮布尔斯在1976年发表文章,介绍使用数值计算来模拟宇宙时,仅能使用1500个粒子表示物质分布。随着超级计算机时代的开启,宇宙学模拟规模大幅提高,在上世纪90年代到达几百万个粒子,覆盖几百万光年的空间,开始进入到宇宙的尺度。近年来,随着模拟精度不断提高,科学家借此基本理清了宇宙物质结构等级形成的规律,大致梳理出宇宙中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团状结构以及各类星系的形成过程。
如今的“Uchuu”项目,借助超级计算机“富岳”和ATERUI II,模拟规模高达2.1万亿个粒子,每个粒子代表了几百万太阳质量的宇宙物质。尽管这听起来依旧庞大,但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已算得上是相当精确的模拟,所生成的数据量高达4PB。如此极端的设定也是为了匹配精确宇宙学时代的巡天计划,借助于巡天望远镜的广阔视野范围,这些计划甚至准备收录下宇宙中大部分的星系。由此,针对超级计算机匹配的模拟软件、数据分析和后期处理技术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