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带来什么变革
发布时间:2021-11-03 15:41:3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将该草案予以公布征求意见。可以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标志着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为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 在此,草案对于电信业务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将该草案予以公布征求意见。可以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标志着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为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
在此,草案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性规定颇具亮点。以电信业务经营者为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必须经由电信网络运营商提供的通信网络渠道发布或传递诈骗信息,以骗取钱财。但一直以来,电信运营商对于“自己”被犯罪分子利用来违法犯罪的事实,似乎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即使是在要求电话、网络实名制以后,真正的实名也没有完全落实,很多运营商做到的也只是“有名”而非“实名”。
要治理电话号码能够隐藏、变身(声)用于诈骗,同样“解铃还须系铃人”,电信业务经营者责无旁贷。如今,根据草案规定,未履行电话卡、互联网卡实名制登记职责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根据其情节将面临主管部门给予的警告、通报批评、数量不等的罚款等处罚,甚至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严重后果。
此外,草案还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其产品、服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义务,造成电信网络诈骗损失扩大的,根据过错程度等,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追加与并行,加重了电信业务经营者、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防范职责,也为那些潜在的被害者增加了一份保障。当然,运营商等主体的过错在民事诉讼中由哪一方来证明、扩大损失的大小如何确定,恐怕也还是未来在民事诉讼中需要摸索探讨的。当然,草案也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安机关协助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这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做法。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