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智能创始人陶海:人工智能进入“感知+认知+协同”的2.0时代
2.0实际上是感知加上数据,加上认知,加上协同。为什么加协同,这里的协同特指人机交互,因为最终的决策一定要人来做,这是基本的伦理。同时,人工智能大家都在讲智能体,都在讲云边协同,都在讲迭代。人工智能有一定概率会失败,而且失败会很惨,所以你一定不让很惨的事件发生。就像特斯拉的车撞到货车,不能让这个事件发生。这时候可以把人的因素加进去,人机交互协同,可能“十四五”阶段机器把公务员20%的工作接过来了,让他们轻松了20%,到“十五五”他们就能轻松50%。但是最终,这个人一定是在这个环节里的,流程要再造,人工智能从感知、流程再造回过头来倒逼效率提升。 我们认为“感知+认知+协同”是人工智能2.0。但有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这个事要对每个垂直行业去做,这里面山头林立,有一大堆过去的厂商,有过去的平台、过去的数据,你怎么整合,这个要累死你,因为这个不是我们做就能解决的。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就是标准化。因为人工智能可以算出很多东西,但是就算一个视频识别算出来,如果没有标准,后面没法用。而且一个城市的各个区里面,一个厂家一个标准,最后这个数据互相都不通的。在过去视频监控里已经有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智能互通问题还没有标准,这个也很可怕。虽然我们坐在这天天说智能,但最后输出格式不一致,识别出来结果没有标准,这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解决。 再说数据感知,从2015到2020,感知方面出现很多公司,做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视觉,很多新创立的公司想办法解决各个行业的问题。目前来讲,愿意买单的,首先政府,然后是商业,我们现在老百姓买这些服务还是比较少的。 实际上即便是感知层,虽然我们说理论上认为是解决了,通过大量数据,大量的标签再加上F就解决掉。但是在实践当中并没有解决。比如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课题,有些车时间长了不太好冒黑烟。通过AI能不能识别?很黑的烟可以识别,但是很多烟不黑,就说从图像上模模糊糊,但是你一看视频看就出来了,类似这样的东西,真正识别起来都不太容易,算法不太好做。 下面说一下我们公司的业务,第一玩命做硬件,2012年以后,我们发现其实硬件创新很好玩,你可以根据一个场景,做最好的适应它的硬件。从趋势来讲,硬件可能都用的是海思芯片,你的传感器可能都用索尼传感器,现在包括人脸相机为什么越来越便宜,智能前端也在平台化,大家做的都一样,你家做跟我家做没啥区别,就慢慢像服务器一样,前头的智能相机也变成服务器,这时候就是做硬件的做硬件,做软件的做软件,做算法的做算法。 我后台的算法可以传到前端相机,随时可以传,随时可以更新,随时可以收集正样本、负样本,随时可以训练,那我变成一个前端智能手机,就是华为提的软件定义相机的概念,我们相信在未来五年这个概念会真正落地到市场。将来,摄像机服务器化,剩下就是能不停迭代的智能云变得越来越重要。 刚才其实已经说过,左边是Y=F(x),深度学习,未来考验我们的就是小样本,还有快速的训练。 我们做了无穷多的算法,不光道路上的各种识别算法做了六七十种,其他场景也有很多算法,而且层出不穷。十一期间,吉林松原514省道39公里处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拉矿泉水的大货车,追尾拖拉机后冲入对向车道,与对面车厢里坐了10几个掰玉米工人的小货车相撞,造成18人死亡,1人受伤。马上各地交警找我们问,这种人货混行的问题,能不能赶快做出算法,我们马上要开始做。这就是我们的前景,做人工智能永远需要,因为跟业务是紧密联系的,一定要进入业务闭环,不停的定制。所以最后我们的定位变成人工智能运营与服务,未来我们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落地未来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想象一下,将来飞行员都被淘汰,人类的飞行员跟一个阿尔法狗的飞行员打,肯定打不过。但是我先不说这种,就说城市智慧,将来一定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 文安智能 文安智能成立于2005年,是专注于人工智能视觉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先行者,致力于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商业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文安智能汇聚了由众多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微软研究院、IBM研究院等相关领域的行业专家组成的强大研发队伍。从人脸识别、行为识别、人群分析、车辆识别与分析等底层算法研发开始,文安智能自主研发了一系列AI视觉核心算法、高性能人工智能硬件平台与行业定制化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与方案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受到交通、综治、公安、商业地产、连锁零售等各行业客户的信赖与认可。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