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艾永亮:给用户更多抉择是对的吗?

发布时间:2021-10-15 10:36:27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前天晚上,一位做饮料的读者找到我,说起现在他面临的困境: 艾老师,我知道用户的需求有很多,所以做了很多产品,给他们足够的选择,但为什么销量不升反降,问

前天晚上,一位做饮料的读者找到我,说起现在他面临的困境:

 

艾老师,我知道用户的需求有很多,所以做了很多产品,给他们足够的选择,但为什么销量不升反降,问题出在哪里?

 

反观他的同行,只有七个单品,每个月的销量却是他的两倍,这让他眼红不已,开始怀疑自己。

 

以往我们会认为营销或品牌出了问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从消费者与企业两重角度探讨,我也在文末结合《艾永亮超级产品》理论给你一些解决的思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本来想解决一个问题

 

没想到被带进另一个问题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有各种各样的产品满足这些形形色色的需求。

 

企业家们把消费者各种需求都考虑到了,甚至是口味、颜色、形状的个人偏好。

 

而回到消费者的视角,一切却变了味。

 

前几天,我的牙刷坏了,想重新买一个。

 

听朋友说松下的电动牙刷做得不错,于是我打开淘宝开始搜索,整整17页,共816个产品出现在我眼前。

 

从图片与标题上,分不清不同价格间的产品有哪些区别,功能看起来都差不多,不知道自己适合哪款。

 

如果每个产品我都点开看一下,估计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过去了。

 

于是,我直接打开松下电动牙刷官网,希望能有更加快捷的方式。官网仅有15个产品,并进行了分类。

 

那么我接下来要看的便是充电式、干电池式、冲牙器,令我感觉诧异的是冲牙器并没有产品,干电池式是可以充电的,这种分类方式着实让我有些懵圈。

 

剔除掉儿童款之后,我有11个选择。

 

价格从249元到2499元不等,我选择了中间价位来对比。而又让我感觉到无语的事情是WE-DM71跟WE-DM7B根本就同一个产品,详情页和价格都一模一样。

 

接下来我陷入另一个困局,WE-DM71、WE-DM711、WE-DM712三个产品价格都相差近一百,它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明明名字差不多、外观差不多、功能差不多、详情页也差不多,我到底应该买哪一个?

 

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相似的体验。

 

口渴了,走进超市想要买一瓶水,各种各样的口味、外形、附加功能映入眼帘,然后才细细地想这个外形好不好拿,这个口味喜不喜欢,这个附加的功能适不适合我。

 

最后纠结一圈,拿了最顺手的一瓶。

 

本来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没想到被带进另一个问题。

 

这跟企业家们的设想完全不一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02

 

给用户更多选择

 

就是让用户没法选择

 

同一家企业里同一个品类里推出几十款甚至上百款的产品,初衷是覆盖到不同需求的用户,给他们更多选择,但这样真是正确的吗?

 

正如我在《艾永亮超级产品》的课堂上经常说的:正确的,通常是反直觉。

 

如果现在你肚子饿了,这两个菜单,哪一个让你更容易下单,更少一些纠结?

 

我们再回到企业家的身上。

 

企业的初心当然是好的,谁都希望更多消费者能买自己的产品。

 

但选择多,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能够准确地选择适合他们的产品。

 

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企业让用户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这不是一名导购或者产品详情页能够解决的事情,除非导购考核的不是销量和提成,而是用户的满意度。

 

或者产品详情页自带“蛔虫”功能,能够清楚知道用户心里想什么并准确给出答案。

 

给用户更多选择,就是让用户没法选择。

 

现在你可以做一个小测试,把你同一个品类的产品拿出来给用户选择,观察他们的神情变化,

 

了解他们挑选时候的内心变化。你就会知道,用户在产品选择这件事情上有多么困惑。

 

给用户更多的产品,只会适得其反,让人眼花缭乱的选择,只会造成不好的体验。

 

背后原因在于:企业并不了解用户喜欢什么,干脆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甚至对产品不够自信,想着多做点产品,企图以数量取胜。

 

当企业一味推出大量的产品,导致每个产品都无法做透、平平无奇、资源分散、没有核心,犹如慢性自杀。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