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中美网红经济生态对比:中国规模优势明显,美国短板尚需补齐

发布时间:2021-10-15 18:29:38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息传递方式从单一中心向外按层级传递转变为向多中心、无层级、同步快速传递,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给社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息传递方式从单一中心向外按层级传递转变为向多中心、无层级、同步快速传递,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给社会系统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每天都在出现新的可能;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面普及无情蚕食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新媒体成为获取资讯的主流入口;

 

传统行业正在被颠覆,整个社会被推到转型的十字路口——无论是行业还是个人,转型或不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答案标准的填空题。不得不进行“自我革命”的时代来了。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安迪·沃霍尔这句曾经非常大胆的预言,放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里,已经变得十分保守了。

 

或许,将15分钟改成15秒,会更贴近现在的现实。互联网给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机会,也随之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网红。

 

网红始于个性与颜值,借助互联网工具无缝瞬间爆发,逐渐形成经济。所有具备吸引眼球与传播裂变效益的载体,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商业价值风口。

 

业态对比:中国规模优势明显,美国短板有待补齐

 

按变现途径划分,网红经济涵盖广告、电商、打赏等业态。现阶段,中国网红经济规模优势明显,而美国在电商和打赏业态尚存短板。

 

中信证券分析师预测2020年中国广告/电商/打赏业态规模分别可达800/6465/700亿人民币,美国业态规模分别可达73/100/0.1亿美元。

 

广告业态:中美总体市场规模相近

 

广告业态为网红经济主要变现途径之一,根据克劳锐统计,广告营销/平台补贴为国内MCN渗透率最高的两种变现方式(渗透率分别为80.6%/48.4%);对于电商、直播业态相对欠缺的美国,广告业态渗透率则更高。

 

广告营销

 

随着私域流量兴起,凭借匹配客群精准、转化力强的优势,网红广告营销备受品牌主重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广告分成

 

广告分成业态基于平台端信息流广告分成体系,以播放量的形式实现影响力变现。

 

 

电商业态:直播电商撑起中国电商业态规模

 

根据艾媒数聚和Frost & Sullivan(转引自如涵招股书)数据,预计2020年中国电商业态的总体规模可达6465亿元,其中直播电商规模占比82.9%;美国电商业态集中于网红电商,中信证券分析师预测其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美元,而直播电商仍处萌芽期,有待电商及流量平台基础建设持续推进。

 

直播电商

 

国内直播电商业态乘风口之势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和渗透率仍有广阔增长空间。

 

美国直播电商业态仍处于萌芽阶段,有待流量平台端及电商平台端双向突破。

 

 

 

网红电商

 

中美均涌现出一系列成功实现电商品牌转型的网红,主要集中于美妆、服饰等时尚领域。

 

 

 

打赏业态:国内直播打赏规模优势明显

 

国内直播入口和规模不断拓展,打赏业态发展空间得以保证。美国打赏业态规模有限,仍待直播平台发展先行。

 

 

产业链对比:产业链异同深远影响中美网红经济生态

 

网红经济产业链可以总结为上游供应链、中游MCN+网红+平台、下游用户的结构,产业链各环节的差异决定了当前中美网红经济生态的不同发展现状,其中供应链和平台两大环节影响最为深远:供应链决定了网红经济规模的基础下限;而平台决定了网红经济的上限,并影响着MCN、网红乃至用户生态。

 

 

上游供应链对比:国内本土化供应链优势明显,中美均寻求掘金私域流量

 

电商端:中国本地化供应链模式更利于网红经济发展

 

中国供应链成本和规模优势明显,为本地化供应链模式形成创造条件。

 

 

美国本土制造业空心化,形成全球化供应链模式。

 

 

国内本地化供应链促进网红经济发展,而美国全球化供应链为网红经济提高门槛。

 

 

广告端:掘金私域流量成为中美共同价值洼地

 

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已成为中美两国的常态,中美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放缓,分别维持在6%/1%左右。

 

 

私域流量平台形成巨额流量空间,丰富的营销方式和强转化率驱动品牌主掘金私域流量。

 

 

 

中游MCN对比:盈利天花板和核心竞争力决定MCN生存质量

 

美国MCN昙花一现:变现手段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美国MCN作为YouTube平台与网红及广告主之间的中介机构,为网红提供内容支持、广告变现、版权保护、数据分析、合作对接等服务,并减轻平台在审核监管及内容生态运营上的负担。

 

 

美国MCN行业逐渐式微的核心原因在于变现手段的单一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美国MCN变现手段以广告抽成为主,且抽成比例仅为16.5%,盈利天花板有限。

 

 

中国MCN风头正劲:社交+电商丰富变现手段,核心竞争力突出

 

国内活跃的社交和电商生态丰富了MCN机构的变现手段,抬升其盈利天花板。

 

 

 

 

变现场景多样,平台分散更显MCN价值。

 

 

MCN模式的未来:核心资产可持续性与核心竞争力成长性

 

核心资产的可持续性:对于头部网红的依赖度过高,但是头部网红却难以复制。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性:向上游供应链拓展。

 

中游网红对比:发展历程塑造中美网红不同基因

 

欧美网红:围绕YouTube的“内容+广告”基因

 

YouTube Partner Program通过向内容制作者分账广告收入,构建了以“内容+广告”为核心的网红经济生态。

 

 

 

中国网红:变现手段更为丰富的“社交+电商”基因

 

国内曾经主打UGC模式的平台如土豆、优酷、酷6等未能形成强大生态,主要原因为:(1)严峻的竞争环境。(2)成本高企。(3)对于UGC内容需求较弱。

 

 

国内UGC内容依托社交平台实现迭代,叠加直播业态的兴起,网红绑定社交属性。始于微博淘宝合作,“社交+电商”基因根植于国内网红生态。

 

 

 

中游平台对比:国内平台延展性更强,美国平台仍存发展空间

 

内容平台:基本盘外迎来突破,短视频平台电商化提升网红变现能力

 

短/长视频分别作为中美内容平台基本盘的地位依旧稳固。

 

 

中美内容平台分别迎来新的增长点。

 

 

 

国内短视频平台电商化建设成果初显,结合内容和直播生态,电商变现场景得以延伸。

 

 

直播平台:中国拥有更强直播生态,美国直播习惯仍待养成

 

国内直播行业已成规模,用户观看直播的习惯已然形成,直播电商迎风而起。凭借真实有趣及多样化的内容和社交互动性,网络直播观看习惯逐渐形成。

 

 

 

 

美国直播平台以游戏直播为主,覆盖群体有限。用户直播观看习惯仍未养成,但未来发展路径清晰。

 

 

 

社交平台:公域平台发展私域流量变现,私域平台微信走通变现逻辑

 

广义社交平台包括了公域平台、内容平台以及私域平台。公域社交平台承载巨额流量,并将其转化落地为网红的私域流量。

 

 

 

 

网红广告营销平台的出现降低了网红与广告主之间的对接门槛,并实现数据沉淀和规范化管理,赋能网红广告营销业态发展。

 

 

微信通过公众号推广+小程序电商、直播+社群运营的生态体系,兼顾广告营销、直播电商等变现手段。

 

 

电商平台:国内电商平台社交化趋势加速电商变现发展

 

中国电商平台规模跟消费渗透率明显领先美国,为电商变现的繁荣奠定基础。

 

 

对比亚马逊中心化逻辑,淘宝去中心化逻辑带来更强的社交性。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