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联想10年: 沽空不断,市值徘徊,“10亿股”先生为何叫不醒?

发布时间:2020-05-21 16:29:29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互联网
导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要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家、造就一个强大的企业,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还有太多的进步空间。发展30年的联想、华为、还有未来

表面上看,Bucephalus是在针对联想集团的销售数据、市场结构、高负债率、数据中心业务的亏损等等问题提出质疑,但实质上是把资本市场目光往“增长”和“转型”这两个联想的“命门”上引。

联想集团借“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来回应做空,并解释了一部分质疑的问题。可这个操作太过常规缺乏“硬核”,只纠结在反击做空言论而没有在两个关键点上向市场传递更多信心。

至于一些媒体从“欺诈”的字眼等尴尬角度去喷Bucephalus是“无脑”做空联想,反倒让人觉得这是刻意而低维的公关引舆操作。

因为“增长”和“转型”是联想集团绕不开的话题,投资者是投未来成长的潜力而不是当下的财务数字。

这也正是为什么10年来,联想集团股价市值始终徘徊不前,财务数据“一片大好”却还被市场不断沽空的缘故。

根据19/20财年Q3 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的两个业务板块: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实现营收125.02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营收超10亿美元。

这其中IDG旗下的PC业务(个人计算机和智能设备)营收达到110.74亿美元,占联想集团总营收比例为79%。

按照最新一季财报显示,PC行业出货量排名第二的惠普PC收入占比总营收为68%;行三的戴尔科技PC收入占比总营收则为48.5%。

 联想10年: 沽空不断,市值徘徊,“10亿股”先生为何叫不醒?

不难看出,PC是联想集团和业务分拆后的惠普的营收支柱,相较转型力度最大的戴尔,联想和惠普更有规模优势,PC三雄似乎正向双寡头渐变。

然而,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PC出货量超2.61亿台,比2018年小幅上升0.6%,但这却是此前的7年时间里,全球PC市场首次出现增长。

而在一些行业分析师看来,PC受到智能手机冲击一直处于萎缩的市场状态,2019年的增长也是因为赶上一波PC的升级换代期,不能说明市场会持续复苏。

联想Q3财报里还有这样一段话:联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品牌,拥有24.8%的市场份额,尽管关键组件严重短缺,但其个人计算机业务仍保持增长势头,并在收入和出货量上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关键组件严重短缺”,这句话可能还包含有这样的信息:组件厂商并不看好中长期PC市场的持续转暖;联想在PC产业链的控制力上仍不够强。

被市场分析师笃定的是:PC的升级换代会随着未来硬件升级频率的降低而拉得更长(目前为4-5年左右)。而手机等智能终端还在快速迭代,5G又会带来新的增长可能。

2019年全球PC出货量增长至2.6亿台的数字,但仅为同年智能手机14.7亿台出货量的17.7%。两个世代的状态,一目了然。

陷落于移动互联10年发展的联想集团,看起来几乎很难有赶超对手的可能性。

起初,联想、ZUK和MOTO形成的品牌矩阵试图兼顾不同市场层次和市场区域,但在华为、小米、OV等中国品牌崛起的同时,联想却被越甩越远。

因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一直没有找到清晰而有效的战略,至今手机为主的移动业务在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中更像是个“鸡肋”式的存在。

虽然联想移动业务在其“最大的核心市场”拉丁美洲有着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速的成长,但从Q3季报看其营收规模也出现了17%的下降。

13.81亿美元的业务收入占比集团总营收未及15%,更要命的是,联想移动业务虽然连续5个季度盈利,但Q3季300万美元除税前利润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眼下,全球手机出货量受到市场本身的增长边际和新冠疫情影响,分析机构普遍看衰,5G成了各大厂商的救命稻草,但显然联想看不出有任何优势能搏取奇迹。

04

尾大不掉

不怪资本市场投资者不懂产业发展规律和“价值投资”的真谛。

就“增长”而言,PC市场看不清楚远期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何况华为、小米等联想的新晋对手也开始展露头角;手机等智能终端市场,孱弱联想的对手却各个如狼似虎。

能让投资者对联想集团还尚存想象的那就只有靠“转型”了。问题是,承载联想软件和服务的数据中心业务,也并没有让投资者寄望多少。

2018年联想集团的“春晚”上,杨元庆举杯起誓,联想未来将“围绕智能三要素(数据、计算力、算法)全面发力智能变革,尝试加速智能化转型”。

彼时,财年业绩亏损的压力让杨元庆决意联想转型朝“做智能互联网世代的推动者和赋能者”发展,并提出个人电脑业务、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设备+云”的3S战略。

时至今日,肩负联想“转型”的数据中心业务依旧亏损,尽管在许多细项上有一系列漂亮的增长数据,但其向集团的营收贡献也只有7%。

“自比自足”的增长数据是无法说服投资者对联想的战略转型抱有什么期望,要知道在新的领域里联想面对的可是谷歌、微软、IBM、亚马逊、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乃至平安等等一长串的强大对手。

其实只需要看一个数字,投资者就可能会摇头而去。

2018/2019财年,联想集团营收510亿美元,创公司财年的历史新高。但这一财年联想的研发费用仅为12.66亿美元,占比总营收仅为2.48%,并已经连续4年走低。

研发投入占比总营收几乎就是科技公司竞争力的第一指标。在这个数据的走势和绝对值上,联想根本不像是一家科技企业。

 联想10年: 沽空不断,市值徘徊,“10亿股”先生为何叫不醒?

无论是投入占比或者是研发费用绝对值上,联想集团都远不如谷歌、微软、华为、三星等全球科技业巨头,更何况其转型新赛道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总是“后知后觉”。

“公司需要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所以他们会将中心放在出货量上,研发与创新都是其次”,诸如这样的评论,联想内部其实不乏其音。

但投资者又不得不接受另一个现实,联想集团如果坐不稳PC行业一哥的宝座,其高于行业利润指标的数据又从何而来?毕竟眼前的业绩也是最好的遮羞布。

况且今天联想的时局是2004年12月间就布下的计划。

从并购本身的动机、逻辑和结果来看,很难说联想17.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PC业务就是个错误。毕竟借此并购,联想打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也迅速跻身豪门之列,为后来称霸PC行业奠定基础。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