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IoT设备后门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事件中,黑客通过上图展示了可以通过厂商预留的维护后门,以超级管理员身份登录用户摄像头,执行任意Shell指令。这意味着,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厂商随时都可以通过该后门,在用户不知情的状态下执行任意动作。 在IoT设备几乎无处不在的今天,每一个安全问题导致的威胁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因为设备可能是在普通用户的家庭中,可能是在本次事件的工厂、学校、监狱中,它们虽然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却昼夜不停地流动着每个人日常生活里的各类数据,比如持续监控的摄像头、持续传输各类上网数据的路由器等。 一旦这些设备被黑客通过后门攻陷,产生的安全威胁是巨大的。为此,360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院过去一直通过大规模IoT固件的角度,关注这个领域的整体安全情况。 实际上,根据360FirmwareTotal固件安全分析平台过去采集的数十万IoT设备固件分析显示,不只是摄像头,在路由器等设备里的后门也屡见不鲜。也许是开发者为了调试设置的接口,在产品发布时忘记关闭;又或者是类似本次的案例,厂商为了方便远程维护,在设备中预置了后门。 设备后门类型也很多,有直接在硬件层面植入的,也有通过软件植入的;有把telnet服务端口保持开放的,也有平时保持关闭,但留下了隐藏的开关,可以被特定指令触发开启的。上述的后门里,最隐蔽的,就是需要特定指令开启的后门。 在学习大量过往案例经验的基础上,360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院针对隐蔽后门总结了一些识别模式,并在大量的固件数据集中,验证这些识别模式的有效性。最终,通过不断的验证与改进,训练出来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隐蔽后门识别模式,并发现了多个设备后门。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