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物联网网关的概念及三大关键设计因素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同时,网关也可以提供过滤和安全功能。 二、什么是物联网的网关 在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中,为感知层和网络层两个不同的层级架起一座桥梁,那就是“物联网网关”。它既可以实现广域网互连,也可以实现局域网互连。此外物联网网关还需要具备设备管理功能,运营商通过物联网网关设备可以管理底层的各感知节点,了解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 三、物联网网关的特征 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技术、传感器接入、二维码等随时获取物体信息; 可靠传递,通过NB-IoT或LoRa进行组网,并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 四、物联网网关的功能 1. 协议的转换 从不同的感知网络到接入网络的协议转换、将下层的标准格式的数据统一封装、保证不同的感知网络的协议能够变成统一的数据和信令;将上层下发的数据包解析成感知层协议可以识别的信令和控制指令。 2. 可控与管理能力 首先要对网关进行管理,如注册管理、权限管理、状态监管等。网关实现子网内的节点的管理,如获取节点的标识、状态、属性、能量等,以及远程实现唤醒、控制、诊断、升级和维护等。由于子网的技术标准不同,协议的复杂性不同,所以网关具有的管理能力不同。 网络边界变得更加深入和多样化,随着不断增加广泛且迅速扩展的各种全新种类互联性“事物”,人们通常将其称之为物联网。 五年前,网络边界的界定清晰并且相当狭窄,连接互联网的设备类型主要是个人计算机,或者是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要么就是终端平台。如今,网络边界则已经变得更加深入和多样化,随着不断增加广泛且迅速扩展的各种全新种类互联性“事物”,人们通常将其称之为物联网。 现今,“云”通常被用来描述由边界路由器、交换机、应用交付控制器和服务器组成的一套多样化硬件,而且在数据中心中还托管着基于服务器的各种应用、 数据库和服务等。采用类似的方式,“雾”(“the fog” )如今被人们用于描述网络领域的边界,物联网(IoT)的所有新“事物”都存在其中。 对此,飞思卡尔专家现身,从“雾”层到“云”层解析物联网设计。那么,对于物联网网关的关键设计因素到底有哪些?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