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与分析市场剧变:传统BI厂商集体歇菜
早在2015年初,Gartner 就在《商业智能与分析平台魔力象限》年度报告中说到:“传统 BI 的市场份额领导者被新型 BI 厂商打乱。这些新型厂商让更多的人成为了数据分析用户,并创造了更高的商业价值。” 经过 2015 一年的发展,传统 BI 的颓势愈发明显。
Gartner 在 2016年2月发布的《商业智能与分析平台魔力象限》年度报告显示:传统 BI 厂商全部被驱除出了领导象限。一年的时间里,全球商业智能与分析行业市场到底发生了哪些剧变?这里,笔者将给出自己的解读,同时奉上 2016年《商业智能与分析平台魔力象限》年度报告原文,解读 2015年 商业智能与分析市场的发展状况。
在过去的这一年,全球商业智能与分析市场的变革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首先,让我们对比一下 Gartner 分别在 2015年 和 2016年 公布的商业智能与分析魔力象限。
盘点 2015年 市场的三大剧变
从以上两张魔力象限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2015 和 2016年 商业智能与分析魔力象限存在三大剧变。
1. 传统 BI 厂商几乎全部被驱除出了领导者象限,包括 IBM、SAP、SAS、Microstrategy 等传统 BI 巨头无一幸免。
2. 2015年 还处于领导者象限的 Oracle 已经完全消失了,连利基象限都没能保住。
3. Birst、Logi Analytics 等处于挑战者象限的 BI 厂商也被全部驱除。在 Gartner 分析师眼中,居然没有一家厂商满足挑战者条件。
大幅改变的 Gartner 魔力象限报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际商业智能与分析行业市场的颠覆性变化。另外,Gartner 将传统 BI 巨头重新打包到 Gartner 静态报表魔力象限报告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深入研究。
六大观点解读2015年市场的发展现状
1. 探索式分析几乎成为 BI 选型的唯一选择。在 Gartner 商业智能与分析魔力象限报告中,分析师们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几年前我创立永洪科技的时候,较为深刻地看到了这一趋势,很庆幸市场演变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国内探索式分析领域,我们已经处于有利地位。由于 Gartner 商业智能与分析魔力象限报告只研究全球化厂商,所以无论收入规模多大,国内 BI 厂商都无法进入报告,进入挑战者或领导者象限更是无从说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做好全球化工作,早日与国内优秀的 BI 厂商一起进入魔力象限报告。
2. 去中心化的探索式分析逐渐被放弃,良好的企业管控之下的探索式分析将成为主流。过去 10年,部分业务用户和数据分析师比较喜欢通过桌面分析软件开展离线数据分析,这一过程为先下载企业数据,再离线开展探索式分析。这种去中心化的探索式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回报,也带来了管理失控的巨大风险。Gartner 分析师们在魔力象限报告中指出,IT 驱动和业务驱动就像 “钟摆” 的两个极端,居于 “钟摆” 中间位置的良好的企业管控之下的中心化的探索式分析将成为主流。
3. 云计算改变着企业 IT 建设,但处于 Gartner 魔力象限报告领导者象限的 BI 厂商,收入无一例外不是 On-Premise 为主,SaaS 为辅。我们认为这是数据分析行业的特殊性使然:数据分析必须基于企业数据,一般情况下企业数据在哪里数据分析就发生在哪里,而当前 90%以上的企业数据仍然存储在大量的承载着核心业务的 On-Premise 系统中。随着云端部署的缓慢上升,BI 厂商的 SaaS 收入在总收入里的占比也会缓慢上升。我们没有看到可信的研究报告,因而不知道该比例的具体年增速如何,不过相信 10年 内会超过 50%。
4. 伴随着大数据、深度分析、自然语言查询、搜索、流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智能与分析行业仍然处于巨大的技术变革中。越来越多没有 IT 技术背景的业务用户将有机会利用商业智能与分析平台获取洞察,这将深刻地改变各行各业的竞争态势,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无比看重数据的价值和洞察,会在 5年 之内实现全员探索式分析,并通过数据化运营智慧企业在未来 10年 取得优势地位。
5. 商业智能与分析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全球化市场,这对创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举个例子,售卖石料具有很好的地域利基特性。也就是说,澳洲的石料不大可能通过远洋运输贩卖到中国,连 1000 公里以外的石头都进不了本地市场,因为石头实在是太便宜但又太重了。通过融资买下石矿创业,你不用害怕远在澳洲的石料巨头,也不用担心国际石料的价格波动,你把价格定高一点客户也无可奈何。但是,商业智能与分析却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全球化市场,创业伊始你在产品或营销的能力是最羸弱的时候,但你就不得不与 IBM、SAP、Microsoft、Tableau 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因此,在该领域的创业者除了需要技术,更需要远见和洞察,以看清楚趋势并持续投入。这样,在趋势成为主流的时候才可能处于优势地位。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几年以来,我们高兴地发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同,在竞争中的胜率也逐年攀升。
6. 分析应用市场将涌现巨大的创业机会。举个例子,办公软件领域的几个主流厂商共同推出了开放标准的文件格式,使用不同办公软件的用户可以轻松分享生成的办公文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据接口将会更好地遵循开放标准,而数据模型和分析模型的存储也将拥有开放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 On-Premise 和 SaaS 的数据模型和分析模型将有机会在全球市场进行分享。最终,这将像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一样,形成巨大的分析应用市场。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