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及投资主体盘点
我国智慧城市商业模式介绍
目前在国内正掀起“智慧城市”建设开展的热潮,正式宣称建设“智慧城市”有十几个,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的类型也各不仅相同,有像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中部重镇的武汉,美丽的春城昆明,提交四化融合的佛山,港口特色城市的宁波,以及蓝色海洋经济的汕尾等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领导者意识到了“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是顺应当前全球技术变革及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商业领域以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城市运营管理的各个方案(如: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安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数字城管、城市运营中心、智慧矿山、智慧水利、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油田等),各个领域的建设都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即可实现,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如何能够高效率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除了有良好的“智慧城市”的全面规划,还要有良好的商业模式,保障“智慧城市”有序高效的建设。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在当前“智慧城市”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有城市管理者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第二种是由运营商推动的“智慧城市”;第三种就是由各种厂商推动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一)政府自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规划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且进行了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并且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和时间表,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智慧宁波”、连云港--“智能徐圩”等;其中“智能徐圩”结合特色临港产业,“智能徐圩”的规划包括十大应用行业,并规划了58大平台,超过266个智能化系统。整个“智能徐圩”建设的商业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运营为辅对整个城市进行高效的建设。
(二)运营商推动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特别是以运营商为主导来推动当地政府进行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国移动最早在2008年就提出协助政府建设“无线城市”的战略规划,而中国电信2010年在广东首提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因此“智慧城市”就出现了一种由运营商推动建设的商业模式。其中厦门的无线城市,以及广东汕尾的“智慧汕尾”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运营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模式的最好的好处就是,能很好的建设“智慧城市”的智能管道和智能平台,其缺点就是由于受限运营商业务的范围,在某些运营商业务无法覆盖的领域无法形成真正的智能化的建设。
(三)厂商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城市的智能化规划设计中通常所设计的领域都比较少,定义也比较狭小的,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在智慧城市的目标拆分与落地时,被落实为智慧医疗、智慧生产、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等比较大概念的行业应用。推动这种商业模式建设的主要厂商有国外的IBM,国内的贝尔信,典型城市代表就是昆明和天津。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