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的冰与火之歌:一边暑假期,一边整顿期
在线教育是教育行业商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量资本入场后,在线教育企业需要警惕陷入“唯商业论”的思维怪圈:在资本逐利的本性下,过度追求资本的收益,而忽视健康的商业模式本身的持续盈利能力。 举个例子,彼时在O2O时代,资本催动下教育O2O一片火热,很多教育O2O实际上不是To C而是To VC,看似有着无限的成长性,实则商业逻辑根本跑不通,O2O泡沫破裂后,资本的“击鼓传花”游戏暴雷,700多家教育O2O机构全军覆没。 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一种资本对于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异化:在资本逐利的诉求下逐渐忽视教育本身的社会属性。 与医疗行业相似,教育是涉及社会问题的行业,具有天然的社会公共基因,在线教育的确是是促进社会优质资源再分配的有效工具,但这也同样要求在线教育机构、企业更应该明确教育本身的商业边界和社会边界。 以嗨学网为反例,今年央视315晚会上被点名的嗨学网“营销骗局”,就是当下在线教育领域资本对企业机构异化的一种表现:在“唯商业论”的思维怪圈下,资本逐利逐渐放弃教育本身的社会属性。 正所谓在学言学,在商言商。教育资源商业化配置无可厚非,关键还是在商业化的的过程中如何明确在线教育的商业社会边界。 一言蔽之,归根到底,资本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工具,而非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的目的。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在线教育企业本身更需要有底线意识。 比如,在商业上,通过对大班双师、小班双师、1对1教学等模式的取舍和组合,以口碑获客实实在在的降低营销成本,真正跑通盈利模式,建立起稳固的商业壁垒。 在社会层面,自发把资格资质作为企业合规红线。对于K12赛道的企业来说,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为最终的教学效果负责。 结语: 在线教育,是以最终的授课效果为导向,师者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育德立人。因而,一个完整的在线教育商业模式,也一定是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和谐统一的。 在线教育作为现有教育体系的补充自然有正向意义,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位,在线教育机构也将持续发挥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国内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转载保留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