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经营推广 > 正文

发展五年后,网易云信冲击融合通信头把交椅

发布时间:2020-11-04 10:08:55 所属栏目:经营推广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不论战略、技术如何发展,能否让所服务的客户最终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是评价云通信服务的根本标准。这其实要求平台不能走“售卖服务”这样的老路陷入与客户的买

例如,新版本让API调用更加易用,通过极简接口设计,开发者仅需通过简单的三个步骤即完成接入,且给出实例代码,并实现全端接口的统一。无论是大体量产品还是中小应用,都将因此受益,不用再为了一个必备的通信功能而“舟车劳顿”,效率和成本都大大下降。

又例如,新版本利用自研带宽估计算法评估综合网络状况,通过算法优化等技术实现复杂网络下稳定的用户体验,最高可抗1000ms网络抖动。在语音通话中,端到端延时做到了小于200ms,甚至在网络丢包70%时仍能正常通话。

在网易云信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这样的痛点解决内容,最终结果,是各类产品获得云通信服务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

3、“客户成功”导向

云通讯服务追根究底本质上是一种To B企业服务,它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客户成功上。

也即,不论战略、技术如何发展,能否让所服务的客户最终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是评价云通信服务的根本标准。这其实要求平台不能走“售卖服务”这样的老路陷入与客户的买卖双方利益博弈,而需要以服务者的姿态与客户共同进步。

而云通信服务,尤其是融合通信模式究竟怎么帮助“客户成功”,从网易云信的服务案例中或可以得到注解。

南京银行在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与网易云信、飞虎互动基于“金融互动视频服务”打造远程视频银行,切入了银行的核心业务,最终实践中,利用视频办理业务的用户呼叫量逐月增长,银行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典型的如,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合资组建的消费金融机构CFC使用了该款产品后,有效接通率、双录可靠性、开画延迟三大指标得到深度优化,线上贷款业务的业务成功率提高到93%左右,效率获得了很大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客户企业借助融合通信服务对原本业务模式进行了改造升级,网易云信所从事的也就不再仅仅是“基础设施”工作,某种程度上还成为推动企业变革的力量。

激烈竞逐下,通信服务还需要哪些“融合”?

除了通信功能的拓宽和升级,融合通信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在行业中获得更大的优势,还有几个需要“融合”的要素,从网易云信的案例看,包括:

1、AI、5G等前沿技术的融合

融合通信技术中,存在着大量AI、5G的应用空间。

从案例看,这张图是网易云信给出的业务布局:

视频云是网易云信要重点发力的底层领域,这个过程中,类似美颜、换脸之类的AI技术将得到深度融合,而5G的应用则充满想象空间,交互式短信或者说富媒体短信(打开过程类似于小程序、公众号)将有可能出现在融合通信领域。

5G、AI作为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其基础地位也延伸到了融合通信这里,这意味着,要冲击融合通信头把交椅,5G消息、AI能力的夯实必不可少。

2、底层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融合

融合通信要将自己的底层创新,与应用本身产品创新实现更好融合,才能推动服务更好的落地,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实现”的关系。

网易云信的音视频通话2.0在与网易云音乐的合作中,推动了后者的诸多体验创新,例如1V1实时音频通话能力成功在网易云音乐广受欢迎的“一起听”功能中得以应用,帮助网络两端的用户获得清晰、流畅、稳定的互动体验,这与网易云信自研的音频引擎能力密不可分。

这种融合,意味着开发部署过程中,融合通信服务不再仅仅提供“产品”,也更多开始转向“解决方案”。

3、行业生态融合

即便是网易云信有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在融合通信服务过程中也不可能一家把所有事情都做了,对外寻求更多生态伙伴是一种必要。

这其中有很多种融合的方式,例如服务框架上的开放兼容,网易云信音视频通话2.0支持开发者自由对接第三方智能处理引擎,这使得外部的美颜、人脸识别、反垃圾信息等AI主流引擎可以无缝结合到融合通信服务中;

还有直接的资源合作,例如8月,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线上演唱会最高78.6万在线人数打破线上付费演唱会世界记录,技术服务方网易云信能够承压保证用户观看体验,除了自研智能调度方案和自建网络资源,也融合了多家优秀的CDN合作伙伴资源。

事实上,多年来,与金融、医疗、融媒体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一起深度定制行业解决方案,也是网易云信构建成功业务实践的重要路径。

总而言之,融合通信已经成为云通信服务的主流趋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典型玩家,坐稳IM头把交椅的网易云信开始把过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音视频技术能力拿出来进行重点发展。我们既看到了单个平台在寻求更强势的行业地位,也看到了融合通信发展的脚步在头部企业的带领下大大加快。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