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必备:全方位掌握英文字体基础
无衬线体也可以细致的分为四类:早期的无衬线体(Grotesk)、新无衬线体(Neo-Grotesk)、几何无衬线体(Geometric)、人文无衬线体(Humanist)。下文每类选择了一种代表字体来进行介绍,从新无衬线体(Neo-Grotesk)开始。 1. 新无衬线体(Neo-Grotesk): 代表字体是广为人知的Helvetica。用Helvetica作为logo用字体的品牌数不胜数。该字体诞生五十周年时曾有一部纪录片《Helvetica》客观的纪录了它的诞生背景、流行影响、以及各年龄层设计师对它的评价,相信很多设计师已经看过了。 "设计师的生活是战斗的生活,对抗丑陋的战斗。"——《Helvetica》马西莫.维涅里 先谈谈Helvetica的优点: (1)中性 现代主义认为,字体本身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简明的字体可以让信息更快的传达,这比视觉表现、风格更重要。因此Helvetica在设计之初遵循这一设计理念,保持中性,正如那个比喻说的"字体应该像一个透明的容器一样"。由于它中性的特征,Helvetica既可以被运用到地铁导视系统,给人有一种现代、高效、清晰的感受,也可以被运用到AA这样的时尚品牌。因为中性,就有了更广阔的运用空间和更开放的解读方式。 (2)具有坚实的形式 在这里说「坚实的形式」而没有说「可读性佳」,是因为它的可读性是有挑战的,但Helvetica确实在字型设计上经过认真考量。在Helvetica之前,廣告、杂志上的字体充斥着浮夸花俏的手写体,Helvetica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它去掉了多余设计,关注字体本身的结构,给设计界带来更优质的可选方案。 整体感受是简洁、清晰,没有手工感,非常冷静的字体。细节: a. 切口齐平,笔画始终以水平或垂直收尾 b. 顶端平坦 c. 方形点 d. 据说Helvetica字母包围的面积和它的笔画所占的面积是一样的 e. a的负空间呈水滴型 (3)与瑞士平面设计紧密相关 Helvetica的成功不是它一个字体能够完成的,是跟一系列的新无衬线体(Neo-Grotesk)的出现,以及与整个瑞士平面设计的融合,风靡全球分不开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念:崇尚绝对的理性、客观、系统化。如我们所熟知的网格系统,就是推崇系统性、数学化的视觉体现。 瑞士平面设计的典型手法是以纯粹文字编排来做极简的传达。它在1960年后风行世界,是因为表现简洁、直接,并且在操作上容易标准化、系统化。当时的美国企业正在为全球化扩张寻求一种快速传播并且统一识别性的视觉解决方案,瑞士平面设计、Helvetica的出现加上各种大师的成功运用,把它们一起推向顶峰。 然而Helvetica并不是完美的,在这里归纳三个缺点: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