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8-31 20:37:30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日,埃

近日,埃隆·马斯克展示了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最新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硬币大小的芯片用手术机器人V2和可运作设备Link V0.9植入颅顶的大脑皮层部分,让机器能够获取大脑内部的电极信号,从而传输至外部设备之上,实时完成脑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不过这次马斯克没直接用人做实验,而是用已经植入该设备的三只小猪进行了演示。结果显示,这些猪的大脑活动可以无线传输到附近的电脑,当马斯克抚摸它们的鼻子,这些小猪的大脑神经元会有所反应。

关于这项技术,马斯克已经筹备了不少时日,去年也曾有相关消息曝出。而从舆论的反应来看,多是对马斯克本人和这项技术的赞誉与期许,有人认为马斯克永远站在时代前沿,有人认为马斯克会是下个乔布斯,甚至超越乔布斯。

然而实际上,脑机接口并不是一项多么新鲜的技术,过去数年间我们也能陆续看到关于这项技术的消息。那么为何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就能受到如此关注呢?这恐怕不仅是由于他自身的名气和影响力,其中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

一、闯入脑机接口技术禁区,马斯克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脑机接口,顾名思义就是在人脑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起直接连接的“桥梁”,从而实现神经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交互与功能整合的技术。

人类对脑机接口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脑机接口也逐渐划分成两个派别:非侵入式和侵入式。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技术层面会比较容易实现一些。 例如我们去医院做脑电图,那些电极片贴在我们身上,就能够读取我们的脑电波,这就相当于一种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只不过脑机接口技术最终要实现的是“操控”,所以脑机接口在读取脑电波之后还会加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外部,达到用意念操控设备的效果。

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现在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卡耐基梅隆大学与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非侵入式机器人设备控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开发出了全球首个能用意念控制连续追踪电脑光标的机械臂。

该团队构建了一种新的框架,采用人机相互适应的训练方式,改进了脑机接口中“大脑”和“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脑电图源成像的方式提升了非侵入性神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最终将传统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学习能力提升了约60%,将连续追踪电脑光标的能力提升5倍以上,这对于需要借助假肢的有障人士而言是绝对的福音。

而一些知名的科技巨头如Facebook也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有所动作。在非侵入式状态下,Facebook利用AR眼镜构建了一个“大脑-计算机”系统,能够快速获取人脑中构思的单词或短语。

在测试过程中,设备会通过信号对测试者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进行跟踪,再根据人类发声器官的运动学原理将这些信息解码成句子。研究表明,该系统解码生成和感知这两类语言的准确率分别高达61%和76%。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在几名接受癫痫治疗的志愿者的大脑表面放了一片电极,能够直接显示大脑皮层的信号,所以该技术对于治疗类似的疾病也是有推助作用的。

可以看到非侵入式阵营取得了不少成绩。而对于侵入式“阵营”,许多支持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人也不太认同,甚至在非侵入式学派中,有种观点认为“侵入式可能在100年内都不会被正常人所接受,因为付出的代价并非每个人所能承受的”。

所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代价”,是说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过程复杂,周期也比较长。而且说白了,侵入式就是要在脑袋上挖个洞,然后把芯片装进去,还得考虑人体的排异反应,这种事确实不是现阶段的大众所能接受的,戴个设备体验一下还行,真要弄个芯片在自己脑子这里,想想都觉得恐怖。另外这种芯片不是一劳永逸,芯片也有寿命,也需要更新换代,届时还得冒着风险再度接受手术,这种事一次就已经够惊险了,再来几次大家心里就更没底了。

所以说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相比,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想要普及到消费级市场相当不易,就好似一个极难触碰的“禁区”,偏偏马斯克最近的种种表现都是在努力触碰禁区。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受到关注的,更何况“马斯克”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再加上这样一个“禁忌之术”,想不被关注都难。

只不过马斯克一直都是个“科技狂人”,他好像不太在乎某项技术风险有多高,能不能稳赚不赔,而只在乎这个技术够不够前沿,够不够“酷”。在外界看来,他的想法时常天马行空,并且总是在不可能中实现可能:电动汽车、太阳能、火箭、甚至想要移居火星。

就连乔布斯的密友、苹果公司初期的合伙创始人Steve Wozniak都曾在一次采访中表露出“马斯克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乔布斯”的观点,因为马斯克既具备乔布斯那样的前瞻能力,又具备足够的勇气将想法付诸实践。

不能否认马斯克确实具备Steve提到的这些能力。早在去年,Neuralink就曾在旧金山召开过发布会,会上马斯克表示要用脑机接口实现让瘫痪患者操控计算机的目标。Neuralink的总裁Max Hodak表示,研究人员会在脑颅上使用无痛激光钻孔的方法植入侵入式芯片,尽可能减少侵入式手术对大脑的损伤,预计在2020年开始临床试验。

当时科技圈一片狂欢,而马斯克自己也表示可以用芯片治疗大脑疾病,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创造一个“和谐一致的未来”。

把芯片植入人脑,然后通过意念操控外部设备,这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般的场景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在这次发布会的问答环节,马斯克表示用户植入脑机接口之后还能“召唤特斯拉、玩星球大战、储存或替换记忆”。

这些设想中的功能真的是很让人心动,不得不说马斯克很懂得如何“画饼”,但是这些真的都能像马斯克所说的那般成为现实吗? 或者说,马斯克如此热衷于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他的目的就真的那么纯粹吗?

二、“拔苗助长”背后,马斯克之意或为立人设、引资本

如果马斯克对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仅停留于实验室阶段,那么或许我们还可以相信他是一门心思做技术,然而现在的状况是,马斯克一门心思想要将这项技术尽快推向消费级市场,使之早日实现商业化。

一项技术商业化的前提应该是足够成熟,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成熟,更是经历了实践之后各种意义上的成熟,可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目前尚难以达到这一点。

从技术层面来看,非侵入派对侵入式技术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的。 或许没有100年不能接受那么夸张,但是按马斯克的那种设想几年之内就普及肯定也行不通。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